Waipocai
时间:2022-07-05 来源: 作者:[db:作者]  浏览次数:
有人看到过讨厌爸爸,讨厌妈妈,讨厌社会,讨厌班主任,讨厌初恋,但是讨厌奶奶的好像很少。大概,慈母大人的仁慈就等于慈母大人的平方,而且不像爷爷奶奶有很大的愿望培养孙子给国家带来和平稳定维护世界和平,他们只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所以我身边的朋友,包括我自己,都是比较亲奶奶的。不仅仅是在中国,在全世界的电影里,一些反社会反人类的机关枪男,在回忆往事的时候,经常会很淡然地说我奶奶怎么样。
如果美国的电视节目稍微以家庭为导向,他们就会谈论食物和饮料。饼干、奶酪、利口酒的一些配方很常见,大部分都是奶奶传下来的。当我问朋友们生活中最怀念奶奶什么的时候,十有八九是两眼发直,口水直流。可见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都是如此:经典的祖母形象总是与饮食有关。
奶奶做饭的时候比较好分辨。比如你在人家家里做客,你会看到一个很普通的菜,大部分是小姑娘自己学汤的实验。如果餐桌上摆满了味道高雅、风味大胆的菜肴,那多半是因为手艺好的父亲或母亲摊牌了。奶奶做的菜都是温润合理的,颜色最暖,味道最轻,颜色最浓,一般都是奶奶做的菜。
奶奶做的菜就像江湖上的老将出马。已经过了与你斗剑飞沙走石的境界,笑口常开。奶奶们大多相信自然,鄙视各种现成的味精。反正老人有的是时间,炖一锅汤等着香味出来。奶奶做饭很少给你大肉大油。肉少菜多,而且上得稀稀拉拉,味精尝不出来,盐也淡得找不到。但信把辣椒放在手里,用过的八角,还有星星,然后味道排好了。如果奶奶们做的菜很稠,她们通常会做得很稠很润。比如爸爸妈妈做的红烧肉,往往很浓,很有嚼劲,香气很刺鼻。奶奶做的红烧肉或者红烧蹄子,一般都是雪中不碎,一碰就化,入口即化。味道就像听一个年长的艺人表演话剧一样厚重,字字句句都像是两脚踩在地上:踏实,地道。
奶奶们吃饭很小心,所以她们很有风度地挑剔。就像太君贾看完一出戏就批判才子佳人。当你带奶奶们出去吃饭的时候,她们高兴的时候,会很有礼貌的挑一些菜。到最后隐约透露出主旨,就是觉得自己花的钱多了,吃的菜少了,菜价还是不值钱。有朋友跟我抱怨说,有些女生吃东西的时候很注意食材的价格。后来他们可以随便跟闺蜜说某哥是怎么驼峰熊掌的,他姐也没甩他。会做饭的奶奶就大不一样了。她吃餐馆的菜,作为化学家通常有点固执。她讨厌一个接一个地列出食谱。奶奶一般对豪华的菜不感兴趣,简单家常的配菜一般都是奶奶吃,过两天就给你看。当你说“比外面餐馆好吃”的时候,他们会告诉你外面多少钱,家里怎么省钱。最后感叹两句,比如世风日下。
我奶奶在世的时候,不遗余力的攒钱,舍不得扔。确实有点,但是有一技之长的人总是被国家利用的。每次在我家吃饭,看着我妈扔掉的边角就叹气。小时候总觉得奶奶小气。后来才知道,她老人家就是那种草木竹石皆可为剑的境界。比如上世纪80年代,我老家很少有人吃鱼头鸡爪,全家人都不认可我奶奶做的鱼头汤或者炖鸡爪。只有我爸经常去广东出差,回来就夸我奶奶的鸡爪很正宗。舌头会长大。当我一个人离开家去学做饭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我奶奶是多么的孤独。
祖母们通常不习惯现代厨房。每次外婆烧鸡,白发宫女都会讲各种瓦罐锅。有两个朋友的奶奶坚决抵制打蛋器,宁愿要一双筷子打风打水。所以我奶奶没有时间去学女生用来勾引男朋友的各种西式甜点,但是有了古代的设备,她就能做出很多触手可及的美食。我上中学的时候,每周都去外婆家玩。每次奶奶接电话,都给我一个面饼。面饼没有馅,没有料,只有一点糖。真的很容易是因为微微焦脆的香味和铺开后柔软顺滑的对比,还有那种奇怪的弹性。我奶奶过年又吃了一个咸花生,一个焖蹄子。都是一样的。我问她怎么做花生酥,怎么整理它们的蹄子,她说不出为什么,也没加什么特别的配料。今年夏天,我去外地吃了另一家外婆家的粉丝鸡杂,让我大吃一惊。悄悄问她粉丝是怎么保持嘴滑嫩的,碗里不放油少放盐是怎么让鸡变得又腻又脆的。那个老奶奶也是一副“早该如此”的慈祥表情,说不出个所以然。大概,所有的奶奶都学过“道”,类似于我解决一头牛无知的本事。只是少了一个为他们总结至理名言的庄子。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