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与音乐共存
时间:2022-07-04 来源: 作者:[db:作者]  浏览次数:
1838年冬天,肖邦和乔治桑以及她的两个孩子去马略卡岛度假。起初,岛上天气宜人,生活惬意。然而,从12月6日开始,岛上开始下雨。然后肖邦生病了,他们住的房子的主人以肖邦的病会污染房子为由把他们赶了出去,并要求乔治桑德支付房间消毒、粉刷墙壁、焚烧床单和床的费用。
肖邦和乔治桑的家人不得不搬到附近的一所修道院。大雨还在继续,肖邦的病情没有好转的迹象。乔治桑德穿男装、公然吸烟的习惯,让附近的村民更加不敢靠近。然而,个性很强的乔治桑德坚持按原计划在马略卡岛过冬。她经常带着两个孩子出去逛岛上的古迹,把虚弱的肖邦一个人留在修道院里写看似没完没了的作品《3354》,这本新的钢琴曲集早就该交给出版社了。
有一次,乔治桑德带着儿子出去逛街,路上被大雨冲走了。他们花了很长时间避雨,绕道,跋涉了六个小时,最后才回到修道院。
在修道院里,肖邦面色苍白地坐在钢琴前。当他们进来时,他突然慌慌张张地站起来,用一种奇怪的声音喊道:“我知道,我知道,你死定了!”
等了乔治桑很久,肖邦仿佛看到了乔治桑家族已经死亡。死亡的场景历历在目。恐惧中,他不得不坐在钢琴前弹琴,让自己平静下来。秦音给了他一点安慰,他努力说服自己,——自己其实已经死了。然后,他看到自己沉入了一个巨大的湖中,冰冷的湖水包裹着他。
看到乔治桑的身影,肖邦突然相信那是乔治桑和她儿子死后的鬼魂。
肖邦看到自己死亡的时候,钢琴上弹出的应该是《降D大调前奏曲》。这首曲子被戏称为“雨滴前奏曲”。作家乔治桑德/[法]德拉克洛瓦/1838年钢琴家肖邦/[法]德拉克洛瓦/1838年作家
只听这首《降D大调前奏曲》的歌,你会听到重复的节奏,中间有一段微弱黑暗的旋律。知道了这首歌有“雨滴”的歌名,我们会进一步听到音乐与雨滴的模拟和谐关系,进而听到音乐中的雨意象。
如果你知道的不仅仅是“雨滴”,还有肖邦那年冬天在马略卡岛的湖中看到并感受到自己死亡时的感受,以及他在等待似乎永远不会回来的乔治桑德时的感受,那么这段前奏所表达和传达的意义又会不一样了。
故事帮助我们用经历和感受填充我们的音乐,更重要的是,故事为我们开辟了一条更容易与音乐相处的道路。我们在音乐中听到了故事,通过故事我们在音乐中听到了更多细腻的内容,进一步理解了肖邦的痛苦、沮丧、自欺和惊喜。故事和音乐,反复印证,相互强化,回荡在我们的心中。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