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钱(李殊)
时间:2022-06-29 来源: 作者:[db:作者]  浏览次数:
要钱很难,特别是好面子的知识分子。但相比之下,贫穷显然更尴尬。《我的朋友鲁迅》山中伸弥说鲁迅的一个学生因为被陷害被捕入狱,他老婆来找鲁迅借钱。明知狱警敲诈她,鲁迅还是借钱给她,即使她交了保证金。内山对此感到不解。鲁迅对他说:“她拿了钱走的时候,应该是满怀希望的。”如此大度的鲁迅一定还记得自己以前的尴尬时光。20世纪20年代,《鲁迅日记》年,到处都是记载借书事项的:“四月五日晨,我从齐首山休假(借)五十天;4月12日下午,拓跋寿山向宜兴局借款200元,利息对半分(高利贷,每月30元利息);4月26日下午,从祁寿山假春20;5月30日下午,40名来自李夏清的假春;六月四日下午,我去齐首山度假春游五十天……”因为经常拖欠工资(比如《鲁迅日记》年10月24日记载的“午门讨薪”),鲁迅经常借新债补旧债。与周作人决裂后,鲁迅搬家买房,还没来得及收房款就向徐绍棠借了钱。饱受借钱之苦的鲁迅,对窘迫的年轻人真的很大度。鲁迅帮助过的青年作家、画家和其他人不计其数。青年作家叶紫给鲁迅写了一封信,说他“饿了”,请鲁迅先生帮他问问稿费是多少。鲁迅答道:“书店里(内山)已经放了十五块钱了。请拿着附上的信笺去拿。”年轻的樵夫何,从上海新华艺术学院毕业后失业了。他想回广东老家,但苦于没有路费,于是写信给鲁迅借钱。鲁迅回信说:“我先生要我尽力去旅行,我可以,可是我手头没有现金。因此,附上一封信。15号请自行带到内山书店。我会提前把钱放在那里,让他们交出来。”作家萧军、萧红也从鲁迅那里拿钱救急。鲁迅有一次回信,说:“这个月以来,我很为难,因为我只有很少的收入,大量的支付不是不支付就是支票。因此,直到25日才到期付款。不知道你能不能等到这个时候?但在此之前,我的稿件会有一笔意外的稿费,这也是无法预料的。到时候告诉我。”萧军和萧红用了鲁迅的钱,感到“刺痛”。鲁迅回信:“这是不必要的。虽然我不收一个俄罗斯卢布,也不收一个日本金币,但由于有出版资质,稿费总是比年轻作家轻松。用没有青年作家稿费汗水的——也没关系。"
在遇到鲁迅之前,萧红与借钱结下了不解之缘。为了反抗父亲包办的婚姻,萧红离家出走,走上了一生漂泊的道路。在流浪的过程中,她偶然遇到了表妹,表妹邀请她喝咖啡,劝她回家。她说“我回不去那种家,我也不想被和我站在两个极端的爸爸收养……”表姐问她要不要钱,倔强的小红回答“不要”。她总是很固执,即使在绝望的时候,她也不会向别人借钱。她和王恩佳住了7个月,住宿费都是赊账。王恩佳有时向老板借钱,累计达600多元。王恩加告诉小红,他要回家拿钱还债,然后就像黄鹤一样走了,再也不回来。最终,小军救了她,带她离开了酒店,但钱还是没交。
和萧军在一起的萧红继续借钱。到了哈尔滨,他们先住在欧罗巴酒店,然后搬进了商业街肖军一个家教的家里。当时萧红写的是《商市街》。这简直就是一本以“借钱”为主题的散文集。饥饿和寒冷是萧红那段时期生活的主题。她饿得差点偷了挂在门上的乐吧戒指,饿得给以前中学的绘画老师写信借钱。她写了一篇《飞雪》关于冷的文章:“在屋子里,只要炉子着火,我就袖手旁观炉子,或者更冷的时候,我可以坐在铁炉子上自己煎。如果没有柴火,我会穿着衣服坐在床上,整天整夜地呆在床上。”最后,萧红走进当铺,用一件新棉袄换了一块钱:“我在路边遇到一个老乞丐,停下来给他一个大铜钱。我觉得我有吃的,他应该吃!不过,我没多给,只给了一个大铜币,我自己也需要那些!”(《当铺》)我是小红。即使她岌岌可危,也忍不住给路边的乞丐一枚硬币。她似乎总是很慷慨。1938年,武汉被围,端木蕻良只身前往蜀,怀孕的萧红留在武汉。她的朋友好不容易给她留了5块钱,她却大方地请大家吃冰,甚至把零钱都给了冰店的服务员。
萧红觉得借钱是最尴尬的事,估计蒋碧薇也有同感。1919年3月,徐悲鸿、蒋碧薇在康有为的帮助下顺利抵达巴黎。徐悲鸿去了法国最高的国立艺术学校,蒋碧薇去了法国学校学法语。由于国内局势不稳,徐悲鸿的公务费经常无法供应,两人饿过几次肚子。有一次,蒋碧薇硬着头皮向中国驻巴黎领事借钱。到了领事家,领事夫人热情地和她聊了起来。蒋碧薇几次想说借钱的事,但都难以启齿。她有生以来第一次求助,怕丢人。最后,她直到离开领事馆才说出借钱的事。回到家,她扑到徐悲鸿怀里,哽咽着说:“对不起,悲鸿,我没有借钱。”
借不到钱的徐悲鸿和蒋碧薇,不知道他们正在度过婚姻生活中最贫穷却最幸福的阶段。徐悲鸿卖画给蒋碧薇买风衣,蒋碧薇攒钱给老公买怀表。多少年后,两人形同陌路,不知道还会不会。
想起那段举债的岁月。
向人借钱难开口,借钱给人的人也承担着很大的风险,沈从文便吃过借钱的亏。1920年,沈从文所在的部队撤销,他被遣散回家。为讨口饭吃,他前往芷江,投靠当警察所所长的五舅,在警察所里当了一名办事员,主要工作是收取屠宰税。母亲看到昔日调皮捣蛋的儿子如今在芷江干得不错,便卖掉房子带着九妹来到芷江和他租房而住,并将卖房所得3000块大洋存入钱庄,交给沈从文经营。沈从文结识了当地著名大户龙家的私生子马泽淮,两个人年龄相当,畅谈投机,一来二往就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交往之中,马泽淮经常谈起自己刚刚中学毕业的姐姐马泽惠,说她闲居在家,喜爱书法、诗词,对沈从文的一手好字仰慕不已。
沈从文虽然刚刚走过生死的边缘,却正当恋爱的好年纪,依然对生活的美好充满憧憬,马泽淮灌的迷魂汤,他自然照单全收,也被那个爱慕他的“白脸女孩子”弄得寝食不安、魂不守舍。他一天写一首甚至几首诗给马泽惠,用沈从文自己的话说便是:“一个脸儿白白身材高的女孩印象,把我生活完全弄乱了……我为他姐姐无日无夜作旧诗……我以为我这些诗必成为不朽作品,他说过,他姐姐便最欢喜看我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