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诗歌

    心里永远拔不出来的刺


    时间:2022-06-28  来源:  作者:[db:作者]  浏览次数:


    在我的印象中,父亲是个胆小怕事的人,一生谨小慎微,直到去世。长大后,当我知道了父亲,我对父亲的印象就改变了。

    偶尔父亲跟我说,部队行军的时候需要轻装上阵,不得不扔掉一些东西,但是他身上还带着一些旧书,舍不得扔掉。其实我说这话的时候,父亲只是想教育我要爱惜书籍。结果一不小心说漏了嘴,不经意间泄露了他的秘密。我在想,军队行军,所以他是军人。什么士兵?共产党还是国民党?当时我刚上小学四五年级,心里突然警觉起来。如果是共产党的士兵,那就是八路军或者解放军。有这样的经历在当时是一种骄傲。他早就应该大张旗鼓地告诉我们了,绝不会拖到现在。所以,我猜,我父亲一定是个国民党士兵。

    事实证明我的猜测没有错。

    当时我家有一个棕色的小皮箱。有一天,我打开这个小皮箱,翻到箱底,发现了一本厚厚的相册。翻开相册,看到每页都是一排排穿着国民党制服的军官照片。我一下子愣在那里,小小的心被万箭穿心。

    中学以后,我渐渐想通了。父亲曾经是国民党的少校军官,对我来说就像一颗炸弹,让我胆战心惊。

    而这样的身份,像一块沉重的石头,一直压在父亲的档案和心里。

    后来才发现,原来父亲写的户口材料那么多。父亲没有瞒着我,就放在那里让我翻看。有他的历史,有他的人生。

    那时候我不知道上一代的历史,不知道生活的艰辛。我只知道我要坚守班级阵地,时刻睁大眼睛。我对父亲有所警觉,准备和他划清界限。

    父亲的棱角就是这样逐渐磨平的。

    长大后我要去北大荒插队。之前没有和他商量,就毅然决然的离开了家。当时我父亲什么都没说。他知道说什么都没用。他看着我从小皮箱里拿出户口本,跑到派出所去注销。离家去东北的那一天,父亲只是出了家门就停下了,甚至没有离开大院。他也没有对我说什么,只是默默地看着我离开家。

    我和父亲虽然成长在完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但各自的性格和人生轨迹总有相同的部分,命运大体重合。就像父子的长相一样,总会有一些相似之处或者点。

    后来在北岛看《城门开》,书里最后一篇是《父亲》,前面有题词:“你叫我做儿子,我跟着你做父亲。”文中写道:“直到我做了父亲,回首父亲的人生道路,我才认出自己的足迹,我震惊地发现,我也跟着走,重叠了3354。”看完这篇文章,我想到了父亲,泪水不禁湿润了我的眼眶。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


    • 用户名:
    • 密码:
  • 验证码:
  • 匿名发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