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飞翔的鹅
时间:2022-06-27 来源: 作者:[db:作者]  浏览次数:
从留学到定居海外,20多年过去了。我不能说我对现在的生活不满意,但是在内心深处,当我想起我的家乡,回首我走过的路,总会有一些关于家乡的事情让人后悔。那是一种说不出的痛,“我只是皱眉,心里却感觉得到”。
一个
1984年,父亲去世,母亲受到沉重打击。那时候我刚考上研究生结婚,老婆在另一所大学读研究生。虽然我妈妈每天都沉浸在悲伤中,但我的新婚妻子给了她很大的安慰,他们相处得很好。老婆细心照顾我妈,经常陪我妈逛街,经常带我妈洗澡。我妈对谁都夸我老婆。
他们让我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温暖,我们一家人和睦稳定。看到妈妈逐渐从丧夫的悲痛中走出来,变得如此平和满足,我很欣慰。她深深地依赖着我们,以为这样的日子会永远持续下去。
三年过去了,我和妻子都毕业了,我们向往着首都北京。我们以为在那里可以大有作为,于是果断拒绝了学校留下来教书的邀请。我们带着全新的向往去了首都。
记得离家的那一天,妈妈拄着拐杖为我们送行。她哭着痛苦地说“你要去哪里”。很抱歉,以我们当时的条件,没办法带我妈来北京和我一起住,只能把她托付给我哥了。我认为年轻人应该不断进取,更上一层楼。至于家庭,就应该服从“崇高的目标”,甚至为了“崇高的目标”而牺牲。所以,我还是在妈妈的哭声中走了,那么坚决,毫不犹豫。
在北京工作几年后,我去了日本留学,离妈妈更远。记得有一次,我给日本的妈妈打电话,她走不了路。她对我说:“你能不能让你的同学经常来看看妈妈?妈妈太孤独了,一天见不到人。”
她是多么希望我能经常回家陪她,但是“都是千帆,总是很可爱”。听着病危母亲的哀求,我越走越远的意志在泪水中崩塌。
二
人生的目的是什么?真的存在于无尽的准备中吗?我妈才是真正需要我的人,我是她的安慰和支撑。陪伴和照顾那些真正需要你的人,难道不是人生最大的目标吗?
禅诗云:“终日寻春不见,我草鞋破岭云。”回来闻梅花香,枝头已是十分钟春。“有时候生活的真谛就在你身边,只是你一路在寻找。看到离开多年的父母脸色青白,听到他们求你让同学陪着他们,我们是什么样的无奈和难过?
我妈2003年在思念我的孤独中去世,但不能经常陪在她身边却成了我一生永恒的痛。枫叶芦根,望着飞来的大雁,我会永远记得母亲的告别语:“常回家,不要走得太远。”
三
日本诗人啄木鸟石川因为生活漂泊异乡。他在他的家乡度过了一生,写了许多关于他家乡的诗。
想念家乡人说话/走进车站的人/听着乡音。
像生病的动物一样狂躁的心/听到家乡这个词我是如此的平和。
对我们来说,家乡是什么?不仅仅是一道风景,一排老房子,还有很多渗透在我们生活深处的不可言说的东西。有时候是几句问候,有时候是一些深情的眼神。
我想到了我的父亲,他非常善良,总是把一切都给了他的孩子。如果我想学二胡,父亲会从东方借来二胡给我买。我想学小提琴。父亲四处打听,终于找到一个卖家,他愿意以非常便宜的价格把他的小提琴转让给我。我上大学时,我的随身听是个新奇的东西。我想学英语。我父亲向某人借了一些钱,给我买了一个随身听。
父亲常说,他教育孩子的方针是让孩子自由发展。是的,父亲没有要求我们按照他的理想和志向,留在他身边或者努力工作,而是让我们按照自己的选择,在天空自由翱翔。他所做的就是一直尽力支持我们,慈爱地看着我们。
父亲离开我们已经30多年了,我已经飞得够远了。虽然我的飞行还是那么艰难笨拙,但我总会想起父亲注视我时深情的眼神,那眼神会让我不时调整被风雨淋湿沉重的翅膀,努力飞得更高。
我想到中国的许多老师,他们真诚地欣赏我,总是为我小小的成就而欣喜,为我的第一篇论文而惊讶,为我经历的每一次失败而难过。只要来到他们身边,在我不断挣扎受挫,心中伤痕累累的时候,总会得到温暖的安慰。
但是不断寻找的道路让我越走越远,越来越匆忙,让我渐渐的离开了他们,疏远了他们,有时候甚至对自己的初心漠不关心,冷落了他们,忘记了他们。我很少回去看望他们。他们中的一些人已经90岁了,但每封给我的信仍然充满了思考和鼓励。
我记得我以前的邻居王大爷和王大妈,他们很爱我们这些顽童。他们的后院种满了果树。秋天,果子熟了,王大爷和王大妈会把我们这些顽童叫到后院,让我们吃饱。后来王叔叔死了,
他们的孩子也都结婚单过,家里只剩下王大娘自己。王大娘常来我家串门,我常听她和妈妈讲已故的王大爷,妈妈也经常和她讲我逝去的父亲,她们的话语充满了忧伤,也充满了温馨。
后来我要结婚了,王大娘听说后似乎很高兴。有一天我看见她颤颤巍巍地推开我家的门,手里拿着一对粉红色的枕套,对我说:“这是给你的,你要结婚了呀!”我接过一看,样子和图案都过时了,可能是王大娘“存箱底”的东西。说实在的,我并不喜欢那对枕套,于是我只是淡淡地笑了一下。可当我抬起头来,我的眼睛一下子碰到了王大娘的目光,她正充满期待地看着我,那目光甚至有些焦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