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
时间:2022-06-26 来源: 作者:[db:作者]  浏览次数:
向乞丐致敬
1995年5月25日,辽宁丹东。
路边,两个小女孩正在低头数手中的钱,一元换一元的零钱。当我与他们擦肩而过时,其中一个女孩手里拿着钱从大楼的墙下走过。我没有意识到将要发生什么,我只是无意中看了一眼。
当我发现小女孩向两个年轻的乞丐走来时,我立刻想到了“乞讨和慈善”,于是停下了脚步。两个年轻的乞丐,衣服脏兮兮,脸上五颜六色,但精神饱满,没有一点乞讨的表情。我突然起了疑心.
一个小乞丐笑着伸出手,接过小女孩递过来的钱,摇了摇头,似乎不太愿意收下,一脸无奈。另一个,皇帝傲慢的低下了头,看似不屑。
我不明白,你.
最让我不解和惊讶的是,小女孩居然向两个乞丐行了少先队员的军礼。
两个小乞丐愣了一下,然后哈哈大笑。
两个小女孩蹦蹦跳跳地走了,好像完成了她们的使命。
她在人群中寻找什么?
2001年8月21日,四川成都。
火车站。
检票口前,人来人往,人声鼎沸。一群学生正在为一个男孩送行。说说笑笑,说说笑笑。突然,又到了高考季。
“小不点来了。”有人对那个正要离开的男孩耳语。男孩的脸色突然阴沉下来。叫小女孩来找她前面的男孩:“快晚了,累死我了!”她看上去很高兴。
男孩淡淡地说:“来了。”
肖骁似乎习惯了男生的沉闷,一手拿着车票,一手拿着一网兜水果和巧克力,兴高采烈地说:“我买了站台票。”男生没拿网兜,说了句“别送了”,就把目光转向了别人。
小小兴趣不减,说:“我什么时候能去北京看你?”可能男生没听到或者不想回答,就试着跟别人说。他说他很努力,因为别人的目光分明在等他对姑娘的回答。
一片薄云掠过小脸。但她提高了呼吸,轻轻地说:“北京冷。你不多带点衣服吗?”男孩好不容易挤出一个笑容:“是的。”
入住后,晓晓伸出手说:“我帮你拿包。”男孩俯下身子说:“不需要。不用送了。”小说:“我已经买了站台票。”
人群涌动,我看到男生没有把手中的包给晓晓。他渐渐被人流和她分开,距离越来越远。小家伙绝望地向男孩们靠近.很快,他们就淡出了我的视线。
等我上了站台,发现男生们已经不见了。小手提着网兜,从一头跑到另一头,满脸汗水和惊慌。
她能找到他吗?
火车启动了。
手里拿着网兜的小女孩在哭。
对话清东陵
2018年7月31日,河北遵化。
去清东陵之前,我做了一些功课。对于这类景点,我侧重于地貌、风水、建筑气势。至于陵墓的内容,如果你读过历史,略知一二,就可以粗略地看一下,不必一一“看”。
门票145元。陵墓是5A级景区。据说经过多次修缮,我们可以看到为观光而铺设的风格独特的道路(路面上有装饰图案)和各种附加的旅游设施。在陵墓建筑范围内,才发现路面坑坑洼洼,建筑外墙的装饰已经破损,应该是很多年或者一直没有维修。
或许失落感是为了保留历史的痕迹。
听下面两个游客之间的对话:
“门票这么贵,修起来不容易!”“埋死人的地方,修什么。况且已经被偷了,没有真品。”
“那就不要卖这么贵的票!”“钱难买,愿者上钩。”
“早知道这样,我就不会来了。”“你不来,就会有人来。”
“我明白了,这叫做自我毁灭法则。好吧。”“什么意思?”
“若干年后,这些建筑自然老旧倒塌,自然退出历史舞台。”
“然后有人来看,看到的是崩溃的历史。”
我不知所措。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