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
时间:2022-06-25 来源: 作者:[db:作者]  浏览次数:
一个
1986年,德国教授露丝默辛来到中国给我们上表演课。下课后,我们带她去吃烤鸭,涮羊肉,爬长城,最后看昆曲。看完昆曲,她傻了,说中国以前也有这么先进的表演。后来,她向北方昆曲剧院的老师蔡学习昆曲。虽然学得不好,但60多岁的教授她学习很努力,真的把学过的表演带到了课堂上。
她说,中国有这么好的表现,为什么在你的话剧、话剧舞台上看不到?2
我演了这么多年,但说实话,我现在开始排斥在表演前写传记了。我们在家看剧本的时候,台词都是自己看的,故事也是自己看的。你在用自己的理解读这一行。但是你对面的演员有他自己的生活经历,他对社会的认识,他对台词的诠释和你不一样。所以有时候演员在现场会因为对剧情的理解不同而发生争执。
在《茶馆》这部戏里,我演宋先生,每一场都要说同样的台词。但如果你是一个热爱《茶馆》的观众,你会从第一场开始看,看到第100场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已经看了100部剧而不是一部。
103010的第599场,我印象特别深刻。第二幕开始,我在舞台入口处,濮存昕在舞台入口处。我们都准备好了。这时,一个报童和王利发演完戏,跑到舞台上。他一跑下来,濮存昕应该就上了。
结果他一跑下来,我们的布景墙就啪的一声倒了。
大家都很着急,正好我这边有个舞台监督,我就赶紧叫他“谢幕。”当时饰演王利发的梁冠华看到墙倒了,马上回答:“墙倒了,还打什么?”当时他只能用这样一句话自嘲。这时,幕布合上,墙升起,然后戏又开始了。
这是什么?舞台事故。如果你有幸看到第599场《茶馆》的观众,你可以看到这一幕,定格。某月某日,《茶馆》的第599场被定格在第二幕倒下的那面墙上,但是第598场和第600场的墙都没倒。这就是戏剧,这就是戏剧的魅力。
如果从《茶馆》第一年开始看,今年再看,还是《茶馆》。这些人都走了20年了,还是那个宋先生,还是那个王利发先生,还是那个常先生。他们还是这些人物,但已经和20年前不一样了。但你看我的第一部电影《茶馆》,是1984年拍的,我死的时候还是1984年的我。这就是电影、电视、戏剧的区别,各有各的魅力。就戏而言,你会发现,20年前,冯演的是青涩,20年后,冯已经把角色把握得很好了。不能说是最好的,但是很有技巧。三
有一个综艺节目叫《青春祭》,其中一个是电影《我就是演员》里的一个场景,两个演员在舞台上哭。看完之后,我觉得演员表演的很好,评委讲的也很好,唯一的缺点就是在整个表演过程中忘记了最重要的一点:3354,他们没有饭吃。
什么叫没饭吃?我们在拍《1942》的时候,有一天刘震云来探班。张国立见到他,第一句话就是“你给我写的字太多了。人饿了就不想说话。”
刘震云愣了一下,想了一下,说:“吃饱了就写。”
让我给你举两个实际例子。拍戏的时候,为了进入角色,我们每个人都要减肥。因为我本来就瘦,瘦了五六斤之后就显得瘦了。但是张国立和徐帆都没有我瘦。其实他们已经瘦了十几斤了,但是他们没有办法,每天都饿着肚子。
后来你有多饿?有一次拍摄前,一个工作人员坐在我旁边,徐帆坐在我另一边。因为大家都在减肥,都饿的没精打采的。开拍了,旁边的工作人员刚汇合。许凡看了一眼,从我对面爬了过去。我很震惊。这是怎么回事?结果那个人坐过的椅子上有一个被压扁的沙琪玛。徐帆饿极了,拿起来就往嘴里塞,也不管脏不脏。
同样是在拍摄现场,有一次张国立站在我旁边,我们俩都在等待拍摄。我回头抿了一口。张国立马上问我:“你吃什么?”我说我什么都没吃。他说:“不,我看到你的脸颊在动!”其实我当时真的什么都没吃,只是抿着嘴,但是人饿了就是这样的。
103010有一幕是我把孩子卖了。我和人贩子一起把孩子们拖出了窝棚。想把他们带走的时候,被许凡发现了,跑出去抢。拍这一幕的时候,徐帆很努力。结果,当时的导演冯小刚说,你不能这么做。你饿了多久了?你有这么大的力气吗?你最大的力量就是冒着生命危险把孩子拖过来扔在窝棚里,然后睡觉。
我觉得这是一个好导演对角色和演员表演的判断。
那么,怎样才能让我的表演活起来呢?我觉得首先要调动自己的本能。《1942》直接生理反应是活泼的表现。
行动,先看,后行动。我们要用自己的身体,通过表面的东西来表现内心的感受。四
拍《1942》的时候,有一天
张建栋导演突然和我商量说,他觉得安嘉和这个人物不能光是这一面,还得有好的一面。我说我也这么想,包括在医院对病人、在家对老人,这个人一定要好得不能再好。有了这个认知以后,这个人物的反差就有了。
说实话,在很多场戏里,我没有认为安嘉和是一个坏人,包括他救强*过梅湘南的那个人。如果按照我们一般的理解,这是个坏人,是强*过我媳妇的人,我会恨不得杀了他。但我当时在手术台上,就是用一种很平静的眼神看他。因为安嘉和首先是一个医生,他有救人的天职,如果他当时想要杀了这个坏人,我认为缺少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