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什么时候再见面?
时间:2022-06-24 来源: 作者:[db:作者]  浏览次数:
一个
20岁的时候,突然得知父亲在大陆还有老婆。
我父亲是在1979年通过香港的同志与大陆的亲戚取得联系的。
当时父亲已经退休,家里有四个孩子,花费很大,经济状况也不好。母亲必须工作来养活我们。我妈不认识字,也不知道大陆的信写了什么,就逼着我爸,我爸终于承认他在大陆有老婆和两个儿子。
妈妈很生气。
我们的孩子都是站在妈妈这边的,认为爸爸不应该欺骗妈妈。直到父亲去世,母亲和他之间的心结也没有解开。
他从来不想告诉我们他的过去,我们也没兴趣问问题。
有一个场景让我终生难忘。有一次父亲收到大陆来信,边看边哭。这让我很好奇。我想知道父亲的过去,隐隐有些愧疚。
在他和宝泽的对话中,我能感觉到父亲一直想回大陆。他最大的愿望就是两岸能够早日统一。
1987年11月,蒋经国打开了退伍军人返乡的大门,这是台湾省退伍军人一生的梦想。但对我父亲来说,这更痛苦。当时他患有肺纤维化,呼吸困难,不能下床。回家成了一种奢望。
次年端午节前夕,父亲以69岁的高龄离开了我们。二
父亲走后,我也会给内地的亲戚寄些钱和小礼物,表达对父亲的愧疚。
我被我在mainland China的侄女的来信所感动,信中说她保存着我多年前送给她的一块手表。那是公司发行的电子表。它毫无价值。我留着没用,就送给她了。
从未谋面的亲人,突然有一种亲切感。
我也问过我妈,如果她在内地当阿姨会怎么做。妈妈很善良。她说她姑姑守寡一辈子不容易,还要拉扯两个孩子。
我和我妈商量,等我退休了,我带她回内地看看我姑姑和两个哥哥。妈妈同意了。没想到的是,在2009年,我们收到了陈淑珍阿姨去世的消息。两年后,母亲也去世了,这让我更加感到惋惜。
我不能再等了。我要回大陆探亲,代表我爸我妈。
2012年4月,我和老公终于来到了父亲的老家湖南邵阳县黄婷镇黄泥村——号,见到了两个素不相识却有血缘关系的兄弟。我们的父亲已经去世很多年了,但是这份感情永远不会断。
我哥哥带我们去了阿姨的墓地。我跟姑姑说,父亲一直在想她,希望她能原谅父亲,原谅自己无能的丈夫,原谅那个个人很难决定自己命运的时代。
在哥哥家,我看到了父亲留着长发的勤务兵,了解到了另一个让人落泪的故事。三
我的父亲叫易翔,出生于1919年。曾就读于黄埔军校武冈分校。毕业后被分配到18军,他走上了抗日战场。
抗战胜利后,爸爸遇到了他的姑姑。阿姨是四川省秀山县人。据说她家很有钱,民国时有车。也许他们最初的愿望是战后回家过小日子。没想到,另一场战争又开始了。
作为随军家属,大妈一路跟随父亲,在1947年底和1949年初,生下了两个孩子,分别是我的两个同父异母的兄弟3354易浩光和易郝明。两兄弟的名字充满了爸爸的期待。
淮海战役从1948年11月6日开始,到1949年1月10日结束。我的二哥伊郝明本应在战争结束五天后出生。我父亲在那场战争中成了解放军的俘虏,被关押一段时间后被释放。那时候国民党就在劫难逃了。父亲获释后,将妻儿送回湖南老家,与勤务兵邓一起,只身经香港逃往台湾。临走时,他叮嘱勤务兵要照顾好妻儿,等他在台湾省安顿好了再来接他们。
我父亲到台湾省后,回到了18军。他驻扎在金门,在那里可以看到大陆。
这次告别,爸爸再也没有回去。另一方面,他的勤务兵一生信守诺言。四
在哥哥的新房里,我见到了父亲的勤务兵,当时已经88岁高龄的常叔叔。当我告诉他我是易祥的女儿,我代表我父亲去看望他时,他突然直起腰来,看上去非常激动。
颜是四川省彭水县人。14岁时在山上放牛,被抓为壮士。父亲发现他聪明伶俐,就留在他身边当勤务兵。他跟随着父亲,寸步不离。
“那个军官当年对我很好,从来没有打骂过我。他去了台湾省,安排我留下来保护我的家人。我得服从军官的安排。”丹叔叔无力地说。看来60多年前的秩序还是要坚持的。
丹叔的话让我泪流满面。我拉着他的手,告诉他,我的父亲一直想念他在台湾省。我代表我父亲感谢他所做的一切。他已经完成了他的委托。我能感觉到这些话给了叔叔很大的安慰。五
从哥哥的叙述中得知,父亲去台湾一年后,也就是1950年,从台湾省寄来一封信和50元钱。就在这里。
一年,黄泥村开始搞土改。
我的祖父收到爸爸的信,却挨了一顿揍。他回信给爸爸,让他再也不要联系了。
紧接着,村里开始分地分牲口。祖父是个破落地主,分不到耕地的牛。全家的农活,全靠庹叔叔给别人家干三天活,换一天牛来耕田。出身大户人家的大妈没干过农活,连做饭也是现学的。为了让两个年幼的哥哥能吃上饭,庹叔叔常常自己上山挖野菜充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