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言几本有用的书
时间:2022-06-22 来源: 作者:[db:作者]  浏览次数:
郑板桥有一幅自题的学习对联:“咬几本有用的书,却忘了饮食;培养几株新竹,就像儿孙。”真的很好吃,尤其是第一部分,堪称警句。
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写道:“丛九堂钟君,856岁,极康宁。年轻的时候读《千字文》悟出了一些东西,也就是说‘心疲’二字也是真的,而且这辈子也没受过什么诱惑,所以老了也不坏。”真的不容易。少年时读过的几句话,被我“断言”了一辈子,也让我受益终生。
我们也读书,甚至读了很多书,但我们有没有“坚持”过一两句话?比如孔子,孟子,庄子,我们都读过,里面有很多好的思想和道理。但我们只看了几遍,并没有“断言”什么。可惜圣贤的书都白读了。
我读书几十年,对自己博览群书,读万卷书的东西,早就深信不疑,钦佩不已,但现在有点怀疑了。不管你读了多少书,到最后,书还是书,读前读后他都是同一个人。几千本书对他没起一点作用。他的知识是一样的,他的气质是一样的,他的思想是一样的,他的骨骼是一样的。世界上有句古话说得好:“书都在狗肚子里。”真的是给全世界读书的人敲响了警钟。陆游叔叔看了一句话,“断言”了一句话,受益匪浅。哪怕他这辈子只读过那本《千字文》,我们也要称他为真正的学者。
郑板桥还有一首吟咏竹石的诗:“咬定青山不放松,根在破岩。千难万险,不费吹灰之力。”这是做人的意思,也很有意思。郑板桥真是一个有同情心的人。他铁石心肠,只是在教人。一个“坚持”教人读书,一个“坚持”教人做人。读书和做人其实不是一回事。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