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诗歌

    家的味道


    时间:2022-06-22  来源:  作者:[db:作者]  浏览次数:


    那时,我家住在金典路,而我在成宝小学上学,每天都要走很长一段路去上学。傍晚,路灯未亮,天篷仿佛被戳了一个洞,泥泞的暮色飘了出来。我背着书包慢慢走回家,像蜗牛一样。我面前的路突然变得很长,没有尽头。我低着头,拖着脚镣一样的腿,走着。突然,我闻到空气中有一股香味。抬头望去,路灯亮着,汤香四溢。啊,门就在眼前,我的心情立刻变得激动起来。

    我爸爸是广东人。广东人特别喜欢喝汤,因为他们相信煮久了、煮够了的汤可以润喉润肺润心润肠。所以,煲汤成了我家的日常工作。即使一个人在生活中苦苦挣扎,一旦回到家,只要能喝上一碗好汤,他透支的精力就会全部得到补偿,五脏六腑都会得到美好的滋养。

    有一次,我妈用炭炉煲汤。朱的褐色圆腹砂锅稳稳地坐在小炭炉上,烧红的炭块像守护神的眼睛,忠实地守护着“水之精华”的锅。我妈坐在小凳子上,拿着蒲扇,耐心地扇着。木炭越烧越红,越繁荣。有时候烟灰会飞出来,碰到妈妈的头和脸。然而,一个整洁的母亲一点也不脏。她的思绪都纠结在那一锅好汤里了。汤的香味一点点溢出来。开始的时候,朦胧飘渺,像是从很远很远的地方传来的断断续续的笛声。笛声清脆悦耳,却又有些微妙的神秘。渐渐地,笛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锣鼓声般的嘈杂。那种香味,浓郁厚重,很霸气,很嚣张,很有攻击性。

    母亲小心翼翼地捧着桌上的砂锅,掀开砂锅盖,冒出一股又一股白烟,就像久别重逢的亲人,兴致勃勃地冲了过去。我妈常说:“水是没有生命的,但是熬成汤之后,就有了生命力和灵魂。”于是,我们怀着近乎虔诚的心,喝下了手中的那碗汤。我们相信,当你喝下这种汤时,它会像神奇的豌豆一样长出来。或许,有一天,当面对“不断切割,无序管理”等成人世界的种种烦恼时,会后悔童年时吃了太多汤,成长得太快。

    我妈做的汤,有着完全不同的“含量”。

    幽幽如液林,是豆瓣、蜜枣、猪肺汤;灿烂如液体宝石,是莲藕鸡爪花生汤;明明像调色板上的红白,却是番茄萝卜牛肉汤;有酸有咸有鲜有辣,还有酸菜豆腐鱼头辣椒汤。温柔,暖心,暖肺,是老黄瓜红枣八爪汤;雅俗共赏的独特风味是榨菜蘑菇汤;就是党参枸杞桂圆炖鸡汤。迷人,芳香,诱人,是冬瓜火腿干贝汤.我们的兄弟姐妹在一锅好汤的滋养下慢慢成长。成家后,我们也开心地给亲爱的孩子煲汤。

    汤的文化代代相传。

    盛是琼州人。他家的婆婆汤和我家的相比,味道完全不一样。比如我婆婆会把肉末放在鱼鳔里,和海参蘑菇一起煮。这样的汤,在我看来,近乎奢侈。但是,有时候,她会用虾煮出又脆又好吃的黄瓜,真是不可思议。虽然煮出来的汤味道很好,但是黄瓜已经变软了,有嚼劲了,我不太喜欢。婆婆最擅长煲汤。几只老母鸡,去皮,去油,加几根大葱,让它们在土锅里用文火飘三四个小时。之后,所有的杂质都被过滤掉了。那锅里清澈见底的汤,清甜可口,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堪称天下第一。我妈在冰箱里放了高汤,用来煮粥和炒菜。我的孩子经常说:“妈妈,我想吃奶奶煮的白粥。”他们不知道那锅白粥其实是用熬制过的高汤熬制的。表面上看很轻,实际上很辛苦。我觉得这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曾经有一段时间,新上市的慢炖锅成为家庭主妇的新宠。把要煮的东西都扔进去,不管三七二十一,倒着煮。完全不用等火了,很方便。对于职场女性来说,慢锅当然是“时代的恩惠”。想想吧。上班前,在锅里,肉是肉,菜是菜,泾渭分明;可是,下班回来,掀开锅盖,肉和菜已经融进汤里了。那不就是“守株待兔,不劳而获”吗?想到不用像我妈那样蓬头垢面才能熬好汤,心里充满了感谢,感谢现代科技给我生活带来的便利。

    然而,我错了。

    在慢炖锅里,“自生自灭”的汤和水,并没有一起“荣辱与共”。相反,他们就像绅士的朋友,淡淡地保持着距离。

    当机立断,抛弃慢炖锅。

    不过坦白说,我没有耐心和燃烧的炭炉亲密接触,所以换成了适中的煤气炉。

    把汤放在陶碗里,在煤气炉上煮三四个小时。在这段时间里,你可以不时地看到和搅拌它。那碗汤充分感受到了煮它的人的诚意。煮熟后,它总是呈现出一种“换桃”的汤的样子和味道。

    我家孩子喝鱼翅冬瓜汤百喝不厌。鱼翅瓜看起来像冬瓜的雏形。然而,令人称奇的是,这个瓜在汤里煮熟后,用勺子一压,竟然散落成无数细条。

    像极了鱼翅,却又具有鱼翅所没有的清甜,十分可口。我常用老母鸡、干贝、红枣、枸杞、墨鱼干和鱼翅瓜同煮,熬好的汤,那种鲜味啊,会化成千万只馋虫,直往你心里钻!     女儿负笈英伦之后,对鱼翅瓜汤魂牵梦萦。有一回,在大雪纷飞的冬天,她竟然拨来长途电话,苦苦央求我给她寄一钵好汤,我漫应着:“好,好,明天就用快邮寄出。”过了几个月后,她又在电子邮件里写道:“妈妈,春天已经来了,我苦苦等了一个季节,怎么您的汤还没有寄到?”     我以汤的味道去装饰孩子的成长岁月,孩子长大后,离家万里,汤的浓香,依然是一根细细长长、坚坚韧韧的线,一生一世牵动着游子的心。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


  • 用户名:
  • 密码:
  • 验证码:
  • 匿名发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