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诗歌

    抄古诗的男孩


    时间:2022-06-21  来源:  作者:[db:作者]  浏览次数:


    1975年,吉林省九台县(现长春市九台区),一个叫韩的青年,即将从县青年干部培训班毕业。毕业的时候,老师让每个学生做一个社会调查:去农村走访村民家庭。这个年轻人被派到离县城20公里的一个自然村去拜访五六十户人家。

    一个阳光明媚的秋日,年轻人背起挎包早早出发,挨家挨户地走访穷人,问问题。黄昏时分,只剩下五户人家。东山坡一家,北山角两家,西山坡一家,中间一家,都是草房。小伙子走在牛栏羊粪蛋的土路上。现在是初秋,路右边的几垄秋白菜还没盖好。左边是一大片玉米地,玉米棒子已经长出了红色的流苏。在玉米地的更远处,有一小块方形的高粱地。一条又短又窄的小路从田野向西延伸,尽头是一棵很老的歪脖子老槐树。在树下,一个更宽的沙坡通向与小路成直角的茅草屋。

    绿树,夕阳,斑驳的光影。年轻人放慢了脚步,走进了院子。一个40多岁的女人刚打开门,很快就把陌生的客人迎进屋里。进了西屋,房间里没有像样的家具和装饰。迎宾窗口铺着炕,光秃秃的地面,房梁上挂着灯泡。可以说是彻底穷困潦倒了。与他参观的大多数农舍不同,这所房子的墙上贴着报纸。引起这个特别喜欢文学的年轻人注意的是,用毛笔抄的古诗,报纸上居然有。年轻人问女主人是谁把这首诗抄在墙上的。“我的大儿子。”女主人回答。年轻人又问:“你的大儿子是做什么的?”“我上过大学。”年轻人吃了一惊:“大学?大学在哪里?”长春,吉林大学。年轻人这才仔细看了看面前的农妇:瘦瘦的,脸色苍白,皱纹明显,但眉毛秀气;很普通的衣服,甚至打了补丁,但相当整洁;忧郁的表情有些执着和坚决。

    可以断言,在他走访的五六十户农户中,只有抄在墙上的古诗词印在他的脑海里,这可能是他社会调查的唯一“成果”。

    毕业后,小伙子被分配到县组织部当处长。后来在公社(乡)当干部,后来当副书记、书记。因为他热爱文学,文笔好,能言善辩,有情怀有能力,所以一路升迁。

    43年后的2018年夏天,韩书记终于见到了当年抄古诗词的少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几个月前他在报纸上看到了我关于翻译村上春树小说《刺杀骑士团长》的文章,然后他打电话给我的一个亲戚要了我的联系方式。我碰巧在乡下度假,所以我能遇见彼此。

    不用说,43年前,我们都那么年轻。一个在省城读大学,一个在县里一个青年干部班参加培训。而43年后,我们都是白发苍苍,不再是从前的我们。桌上的酒充满了感情。感谢墙上的古诗词?感谢看不见的缘分?谢谢给我这个机会?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


    • 用户名:
    • 密码:
  • 验证码:
  • 匿名发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