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的早晨
时间:2022-06-21 来源: 作者:[db:作者]  浏览次数:
乌镇的夜晚,眼睛入睡,鱼语朦胧,鸟语朦胧,鸟鸣是水乡最美的晨声,唧唧喳喳,以合唱为主,独唱为辅,乱唱是常态。早起,走过昏暗的庭院。受惊的鸟儿飞向南北,上下,左右。再多一点“乌镇”就会变成“鸟乡”,的确是鸟的天堂,鸟的国度。鸟儿早上戴着花,他们的头在对岸歌唱。乌镇的鸟鸣带着淡淡的桂花香。呢喃,撒一缕花;咿咿呀呀,一缕阳光,半个太阳升出了地平线,一轮细细的月亮还挂在天上。在鸟语花香的清晨,只等太阳隆重出现。
我听到石板街的另一端响起脚步声,像空谷脚步声一样咔嗒咔嗒,消失在远处的天街里,也不知道自己走进了水乡的哪一部分。千人闲,千巷夜空,乌镇适合夜间停车,闲逛,徘徊。晚上回老家,西风冷,搬去燕竹,不打扰任何人。轻轻的划水,却唤醒了和真人所有的梦想。这里的黎明是安静的,躁动的心情配不上乌镇的从容,匆匆的脚步配不上乌镇的节拍。虾戏草,鱼念月,水底是最好的森林。西施河绿如蓝,冷烟幽幽紫。为什么要在春夏来?有鱼吃露水,啪嗒啪嗒,一有声音就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船来了,鱼不慌不忙,不躲不闪。他们一定是老相识了。和谐是万物之源,自然是人类之师。喧嚣过后是宁静,生活需要适度归零。乌镇是禅房,适合精修。给你的灵魂放个假。
路没有起点,巷子没有尽头,乌镇随时可以出发,到处都是远方。来的都是客人,没有人会惊讶的离开。西江就这样流过,水波平和。走在乌镇的暮色中,不知道要去哪里。转回岸边,移步现场,踩着晨光,一步一步闪亮。乌镇的弯道太多,你不知道下一个转折点在哪里。踏在木栈道上,鼓声有一种远古之感;一只脚踩在边上,木板嘎吱作响,扭曲变形,一股乡愁从脚底升到心底。世界上没有过不去的坎,过不去的水。窄的地方宽,乌镇没有死胡同,也没有半条路。一深一浅的脚,是岁月的伤痕;有高有低都是人生哲学。石板有高有低,但不会把你撞倒;老街巷笔直,宽窄不一,但总是过得去。趾高气扬难免有失误,眼高脚低难免有磕磕碰碰。没有比一英尺更长的路,只有比路更深的路。有了直,有了高,有了低,有了阴,有了阳,有了动,有了静,有了明,有了暗,有了窄,有了顺,就有了答案。乌镇的河水,充满了哲学的波澜。
乌镇经常给你意想不到的灵感,也是一个可以发呆的地方。看着石凳、木椅、廊桥、水榭,可以什么都想,什么都不想;在河岸上,在石阶旁,在拱桥上,随处可见或站或坐的景观。
在乌镇,往前看是景,往前看也是景。蓦然回首,一墙爬山虎贴着大和的白墙,生机勃勃。迎面望去,目光从街道中心穿过大厅,可以看到河里的水和水面上的波浪。然后,一眼望去,你穿过另一边的庭院,落在一面华丽的墙上或一扇郁郁葱葱的窗户上。这时候你才发现,春天从来没有走远。爬山虎贴着墙疯狂的生长,紧紧的,紧紧的,像旧的迷彩蜘蛛网,又像老得认不出来的旧地图。经脉畅通却去墨边,乌镇装扮成展览馆。画笔在空中飞舞,色板在
庭院深处有成千上万的竹子染成了绿色。秋天一望无际,春天漫长,乌镇夏天不干燥,冬天不寒冷。屋檐飞向春秋燕子,黄昏垂帘卷吴越霜。乌镇属于春秋时期,是历史遗迹的醇香。公元前496年,吴越在和青墩隔河相望。“武氏败于李傕”,武王阖闾受伤身亡。夫差报了父仇,打败了越国,越王勾践有了躺下的勇气。汉朝司马迁在《史记》年记载了这场“李楚之战”。一江春水,半个吴越的历史,一句千年成语敲响了万代人的警钟,在钢铁般的长风中回荡。逢源廊桥上,拱门紧扣,木雕紧凑,人物刻画苍劲有力,衣袂飘飘,即将向唐代乌镇统帅吴赞将军遥祭。春秋的战场,南梁的书院,唐朝的祭坛,宋城的花园,民国的后院,乌镇是一个历史连环画,一个有故事的地方。
其实乌镇只是一个养眼养神养心的地方。乌镇减轻了你的焦虑和束缚,开阔了你的视野和胸怀,提升了你的境界和气质。
柴飞轻敲,青楼补柳青,南宋的乌镇是梨园的教坊,戏院书店密集,是昆曲的摇篮,南戏的故乡。乌镇水上剧场的木栅栏围着一座绿草如茵的花园,柳树挂金线,藤蔓挂银钩。简单而清脆,就像杏坛的边缘,就像桃花源。回头一看,二楼的窗棂上出现了一张微笑而生动的脸,木窗黑瓦,古色古香的背景,让你有点感动,又有点失望。风过江飒飒,雨过溪飒飒,芦苇雪簇岸边。不知道是哪一代的江南风,和江南屈;凉风打面,秋水是伊人。不知道是庄子的秋水,还是王波的秋水,还是王维的秋水,我只是在一瞥一笑的温度里,藏起了满眼的江河和满园的秋愁。乌镇的历史,江南的雨,春秋的故事,吴越的音乐,豪迈的吴将军的鼓,在咿呀学语声中,有着悠长的韵味。你敲你的锣,我就听我的戏,你取笑你,我就享受我的。剧场外,有小溪边的绿草,有荷塘,有田野,有树叶,有吴越柔和的风,会告诉你是春秋还是唐宋,是戏剧家还是画家。往事就这样玩,就像一条河。
在历史的水边歌唱台上,文心是永恒的主题。黑色
镇是江南的植物园、水泽国、芳草地,更是水乡的诗心词眼曲牌名。藤萝连水,飞桥卧波,有群鱼来嬉,捣乱你镜头里白墙黑瓦飞檐的倒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有秋风来袭,把你卷回唐诗宋词元曲的故乡。二十四桥明月夜,一觉醒来到乌镇,大运河在杭嘉湖平原布下密密的水网,只等捕捉你的目光。七十九条巷弄七十多座桥,乌镇如罾网密织,车溪是纲,四栅为目,纲举而目张;到处是口,随时是结,浩渺水乡密密缝。不知道哪里是刘禹锡的乌衣巷、陆游的杏花巷、戴望舒的雨巷,分不清哪个是張继的寒山枫桥、柳永的烟柳画桥、徐志摩的沉默康桥;找不到一瓢颜回的陋巷、五柳先生的对门、南梁太子的读书处、徐霞客的书款归还地、茅盾的林家铺子。经年的文心,被刘勰的秋风在乌镇打了一个千千结,让你解不开、放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