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诗歌

    生活空间


    时间:2022-06-20  来源:  作者:[db:作者]  浏览次数:


    巴尔扎克的书桌

    到了巴黎,我来到了巴尔扎克故居。一走进这间低矮、安静、简陋的房子,一股异样的亲切气息扑面而来,我心里不禁响起一句话:

    我把我心中敬佩的人带回了他的家。

    感觉巴尔扎克真的是从心里走出来的。我看到他在房子里走来走去,看到他躲在房子里逃避债务时脸上的表情。这些路边小屋的屋顶比马路还低。他选择住在这个地方,是因为不容易被讨债人找到。但他肯定还是经常躲在窗帘后面往外看。如果有几个密友来访,他会隔着薄薄的门板听敲门声,看看是不是事先安排好的信号。

    我还看见他站在小院子里,沉思着。浓郁的花、树、叶的味道包围着他。他裹在大衣里,缩着肩膀。罗丹不就是为他雕塑的吗?他是不是从心底里感到了世界的孤独和彻骨的寒冷?巴尔扎克故居

    更深的暴露,永远不会有债主。他用这个带有深红色花边的瓷壶煮咖啡。传说他每天至少喝一公斤咖啡。在强烈的咖啡因刺激下,他敏锐的思维一下子刺破了笼罩世界的丑陋黑暗。因此,他出色地写出了19世纪中期巴黎人的各种特征。这把大椅子正适合他的大身体,但是为什么他的桌子这么小?他弓起的胸脯几乎压坏了桌子。然而,他却在这张普普通通的小桌子上写出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创造了文学史上不可逾越的高峰。

    我打开他的抽屉,里面是空的。

    有一次半夜,房梁上的一位先生偷偷溜进屋,打开抽屉,过了很久也摸不到一分钱。巴尔扎克在隔壁卧室听到了,说:“不用找了。我找了半天也没找到一个法郎。现在这么黑,你就更不可能找到了。”于是,小偷羞愧地离开了。

    我笑了。陪同我参观的馆长卡尼奥问我为什么笑。

    我想说“巴尔扎克在这里”,但我没有说,因为我怕他会把它当成一个笑话。但这位对巴尔扎克无比虔诚的年轻策展人,似乎从我的表情中体会到了什么。他带我去地下书库看巴尔扎克的书。他还特意让我去翻翻巴尔扎克自己的书。我知道巴尔扎克在写作之前就信誓旦旦地要成立出版社,致力于出版一本小小的口袋书。然而,由于经营不善,他背负了堆积如山的债务,难以支付他的生活。所以当我的手抚上这些书皮的时候,感觉仿佛触摸到了这位文学巨匠一生的失意与苦难。我从来没碰过满是针的书皮!但是为什么卡尼奥要我自己去翻这些书呢?他是不是也知道只有真实的触摸才能让他感觉真实?结果,我的问题鱼贯而出。虽然之前很熟悉巴尔扎克,但总觉得有很长的时空。为什么我在这里失去了距离感?他平凡、真实、鲜活,和我面对面站着,甚至伸手就能摸到他又大又重的身体。他书中的一切都在这里;他书里没有的,这里是——,是他自己。为什么从作品中了解作家远不如从作家中了解作品直接和深入?到底是作品大于作家,还是作家大于作品3354?换句话说,最完整的作品是作家和作品的融合?

    故居也是他作品的一部分。

    我问馆长卡尼奥,为什么巴尔扎克生前的故居东西不多?

    他告诉我巴尔扎克在这里住了七年(1841-1847),之后他在巴黎市中心买了一栋房子并搬到了那里。但他只在那里住了三年就病死了。他只活了51年,——。他一定是被债务和写作压垮了。他死后,他所有的财产都被他的妻子卖掉了,他的房子也已经被拆了。卡尼奥说,他丢失的物品肯定还在某个人的家里,但没人知道。于是,巴尔扎克给我们留下了一片空白。这不是物质上的空白,而是他背后的苍凉。这样,我们离100多年前这位不幸的大师又近了一步。

    这是只有故居才能给我们的感受和启发。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


    • 用户名:
    • 密码:
  • 验证码:
  • 匿名发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