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足够你去爱
时间:2022-06-20 来源: 作者:[db:作者]  浏览次数:
那是40多年前一个炎热的傍晚,大人们在外面摇着扇子聊天。只有我一个人在家流汗看书。那是我看的第一本科幻小说,——凡尔纳的《地心游记》。在我迷恋读书的时候,书从我手里拿走了,是我爸爸拿走的。我当时有点紧张,但父亲什么也没说,默默地把书还给了我。就在我迫不及待地想重新走进凡尔纳的世界时,已经走到门口的父亲回过头来说:“这叫科幻。”
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这个决定了我一生的名词(“科幻小说”的简称,十几年后才出现)。我还清楚地记得我当时的惊讶。我一直以为书里的故事是真的!凡尔纳的写作风格非常现实。“在这,都是幻想?”我问。
“是的,但是有科学依据。”父亲回答。
正是这三段简单的对话,奠定了我未来科幻创作的核心思路。
以前我常常把1999年发表的第一篇短篇小说作为自己科幻创作的开端。到现在已经20多年了。其实我自己的创作进程还要再往前推20年。我在1978年写了我的第一部科幻小说,这是一个关于外星人访问地球的短篇故事。结尾,外星人送给主人公一个小礼物,是一个可以拿在手里的软片。外星人说这是一个气球。拿回来后,男主角对着它吹气,先是用嘴,然后用泵,再用大功率鼓风机,最后把片子吹成了一个比北京还大的宏伟城市。我把稿子投给了天津的一家文学刊物,然后石沉大海,杳无音信。刘慈欣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由我父亲的三段对话组成的传统科幻概念就已经受到质疑,进而被抛弃。尤其是之后的10年,新的思想大量涌入,中国科幻创作像海绵一样吸收了这些思想。感觉自己一个人在一片荒芜的领地,在空旷的荒野里徘徊。我仍然记得那种孤独。在最困难的时候,我也想过曲线救国,写过《中国2185》、《超新星纪元》之类的作品,也试图用边缘化的科幻小说来争取出版的机会,但在我的深层意识里,我依然坚守着那个领地。后来放弃写小说,重新开始写短篇小说,回归自己的科幻思路。
在我开始在《科幻世界》上发表我的作品后,我惊喜地发现,这个领地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空旷。之前还有其他人没有见面,只是因为我的呼唤不够执着。后来发现这里人很多,成群结队的出现。后来发现不仅中国有很多,美国也有很多。大家一起撑起了一片科幻天空,也构成了我科幻创作的最后15年。
科幻小说在中国占有不寻常的地位。作为一种文学类型,它受到的理论思考、深刻的研究分析、新的思想和观念,远远超过其他类型的文学。新的课题和话题不断涌现,不断被研究和讨论。没有人比我们更关心理论和思想,也没有人比我们更害怕“落后于先锋派”。
一位著名作家曾经说过,以托尔斯泰和巴尔扎克为代表的古典文学是一堵一砖一瓦的墙。现代和后现代文学是一架梯子,可以一下子爬到墙的高度。
这句话很好地描述了科幻世界的心态。我们总想着要超越什么,却忘了有些东西是无法超越的,是必须经历的。就像我们的童年和青春,无法超越这些岁月,直奔成熟。至少对于科幻文学来说,一砖一瓦的砌墙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就算有梯子也没地方站。
后来我才知道,科幻有很多种,我也明白了,科幻可以不用科学,也可以把目光从太空和未来转向世界和现实,甚至只转向自己的内心。每一种科幻都有存在的理由,也可能有经典。
但与此同时,那三段对话的核心思想依然在我脑海中坚如磐石,我依然认为它是科幻文学存在的基础。
虽然已经过去了近百年,中国科幻文学才刚刚起步,但是会有很长一段时间让你爱不释手。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