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诗歌

    世界上的美


    时间:2022-06-19  来源:  作者:[db:作者]  浏览次数:


    古埃及人的护肤品混合了许多动物的脂肪,包括鳄鱼、河马甚至猫。这个配方看起来不像护肤品,倒像是生活在世界尽头的女巫们偷偷煮的神奇药物。

    现代科学家对埃及木乃伊进行了检验,发现古埃及第21王朝的女性木乃伊明显不同于其他朝代的女性木乃伊。他们都有一对厚厚的耳垂,耳垂肌肉非常发达。是什么导致了他们不寻常的耳垂?答案是时尚。21世纪的埃及女性戴着又大又重的耳环是一种美。久而久之,他们的耳垂肌肉发达了,沉甸甸的耳环就是耳朵的“迷你哑铃”。

    不喷香水不完全是个人自由。3000多年前,古埃及立法要求每个人都要喷香水。一个人出入公共场所不喷香水是违法的。原因大概是埃及气候炎热,人体会分泌大量汗液,导致气味难闻。如果大家都不喷香水,估计公共场所会很臭。于是,官方出面,规定每个人都必须做好个人卫生,只能以好吃的样子出现在街头或广场。这让人想起今天东南亚一些国家对榴莲的规定。印尼人、马来西亚人、文莱人爱吃榴莲,但榴莲的味道很奇怪,所以当地政府规定,公交车、地铁、机场、酒店等公共场所禁止吃榴莲。无论是3000年前埃及的香水条例,还是今天的“榴莲条例”,其实都体现了同一个精神:我尊重你在私人领域的一切爱好和生活习惯,但一旦进入公共领域,你就没有权利因为个人喜好而影响他人。

    整容不是现代现代女生的专利。早在公元前800年,古印度人就在整容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在那个男尊女卑的年代,一旦古印度妇女与他人通奸被揭露,愤怒的丈夫往往会割掉自己的鼻子以示羞辱和惩罚。为了继续活得漂亮,毁容的可怜女人需要找到一个替代的鼻子,于是古印度的陶工们逐渐发展出一种全新的工艺:——。用粘土烧鼻骨,给被割掉鼻子的女人装上。没有陶鼻骨,多少古印度女性会在压倒性的自卑中度过余生。

    这种整容方法一直沿用到现代。16世纪,丹麦著名天文学家第谷在一次决斗中失去了鼻子,后来在他的脸上装上了一个铜制的假鼻子。于是人们在20世纪初挖开了他的坟墓,找到了他的头,发现他的鼻子是绿色的——,那是铜锈的痕迹。

    古罗马的女士们通常不仅拥有梳妆台,还拥有一整个更衣室,因为对于一张小桌子来说,她们的美容产品太多了。胭脂,水粉,眼影,眉笔都只是普通的,罗马贵妇的装备比现在大部分现代女孩都要齐全。

    罗马人通过体毛的数量来确定一个人的阶级。体毛越多,阶级越低。光滑干净的身体是高贵身份的最好证明。再加上女性爱美的天性,罗马贵妇下大力气脱毛,于是人们发明了脱毛膏。罗马脱毛膏以树脂油、松香和蜡,或沥青为主要材料,配合金属镊子一起使用效果更佳。从此每个罗马贵妇都能拥有光滑的腋窝和大腿。他们还使用聚汗粉,功能类似于今天的止汗朱湘,因为体臭也是区分阶级的标准之一。正派的人腋下不应该有“像山羊一样浓烈的气味”。他们还有抗皱霜——蚕豆霜,祛斑霜3354牛粪、油脂和树胶的混合物,洁齿粉3354浮石粉加玫瑰、五倍子和没药,防裂口红3354鹅油,还有各种口味的口香糖,比如果酱、木糖。变得更漂亮已经成为许多罗马女士生活中最重要的目标。

    为了保持美丽的身材,古罗马的许多妇女坚决拒绝给孩子喂奶。与其说拒绝母乳喂养的妈妈有些自私,不如说这是女性的一大进步:为什么要为了养育后代而牺牲自己?我不是生育工具,我是独立完整的人,我为自己而活;比起满足家人,我更看重自己的美丽。罗马女人的这个动作让我想起了日本作家太宰治的代表作《樱桃》,其中“我”三次严厉地说“老子比孩子重要”。

    184年,维吉斯修道院院长公开批评了当时男性的一系列虚荣行为,如使用镜子、刮胡子、穿开衩至臀部的乐师袍等。那时候男人经常被批评太娘娘腔,而娘娘腔被批评是因为,在当时的人看来,这反映了一个男人太渴望吸引女人,以至于想到了模仿女人的行为。

    在古代西欧,每个封建贵族家庭都有自己独特的盾形纹章,出现在家庭的住所、服装、旗帜、武器和日常用品上。一枚印章不仅仅是一个图案,往往还伴随着一段铭文,几乎相当于一个家族的宣言或座右铭。照例可以推断,既然碑文代表了一个家庭的精神气质,那么承担这一重任的必然是“诚、宏、勤、俭”、“自强、厚德”等道德箴言。其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曼图亚大公的纹章是一个迷宫,错综复杂的迷宫图案旁刻有“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错的”字样,仿佛一个永恒的哲学命题。15世纪,皮埃罗美第奇的纹章是一个X形十字架,由两块木板交叉而成。在十字架上,有一段铭文写着“青春之火烧入骨髓”,简直是玄学派的短诗。这种家训不是鼓励你爬上人生的巅峰,也不是鼓励你奔向命运的战场,而是日复一日,在你的灵魂中掀起波澜。

    中世纪的欧洲

    有“美瞳”。当时的女人也以大瞳孔为美,不过她们选择的是化学手段——将颠茄液滴入眼中。颠茄中含有阿托品,阿托品是一种著名的散瞳剂,能放大瞳孔。     15、16世纪威尼斯商贸繁荣,成为闻名遐迩的财富之城,有钱人比比皆是。就像美人爱发自拍照一样,有钱人总爱炫富,而水城里最好的炫富手段,莫过于将自家的船装扮得珠光宝气,然后在全城的水道上来回转悠。威尼斯人竞相给自己的刚朵拉(注:威尼斯尖舟)镀上黄金,挂满锦缎,绘制精致绝伦的图案,直到政府出面禁止刚朵拉被漆成黑色以外的颜色。炫富被成功叫停,刚朵拉直到今天仍以黑色为主。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


  • 用户名:
  • 密码:
  • 验证码:
  • 匿名发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