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诗歌

    我也曾是一个贫穷的文艺青年


    时间:2022-06-18  来源:  作者:[db:作者]  浏览次数:


    那年年初,按照和父母的约定,我报了波哥大的哥伦比亚国立大学法律系,住在市中心弗洛里安街的一所寄宿公寓里。大多数客人是来自大西洋海岸的大学生。

    下午没有课。我没有工作和学习,而是呆在我的房间或合适的咖啡馆学习。书籍的获得靠的是偶然或运气,但更多的是偶然。能买得起书的朋友把书借给我,时间很短。在我能按时归还它们之前,我必须整夜阅读它们。就这样,我有幸找到了著名的劳伦斯、奥尔德斯赫胥黎、格雷厄姆格林、切斯特顿、威廉爱尔兰等许多作家。

    一天晚上,我的室友Vega带回了她刚买的三本书,像往常一样,她借给我一本作为枕边书,让我可以睡个好觉。没想到事与愿违,我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安心睡觉了。那本书是卡夫卡的《变形记》。

    看完《变形记》,不禁向往住在那个独一无二的世外桃源。新的一天到来的时候,我坐在多明戈曼努埃尔维加借给我的便携式打字机前,试着写一些类似卡夫卡的故事,讲述那个可怜的公务员变成一只大甲虫的故事。过了几天,我没有去上学,依然沉浸在其中。当我突然在报纸上看到爱德华多萨拉梅亚博尔达的悲伤言论时,我嫉妒得发狂。他觉得新一代哥伦比亚作家乏善可陈,后继无人。不知道为什么,我把这些言论当成了挑战书,轻率地代表新一代作家接受挑战,捡起掉落的短篇小说,希望能够力挽狂澜。短篇故事情节围绕《变形记》中有意识的“尸体”展开,但没有神秘感,也没有本体偏见。

    我不急着知道周二交稿的结果。总觉得发表出来没那么快。我在各个咖啡馆游荡了两个星期,以缓解周六下午的焦虑。9月13日,我走进风车咖啡馆。一进门就听说我的短篇小说《第三次忍受》发表在最新的《观察家报》上。

    我的第一反应是:坏了。一份报纸要5伏特(伏特:货币单位),我没钱买。这是我贫穷的最好例证。除了报纸,还有很多5岁孩子能负担的日常开销:坐电车、打公共电话、喝一杯咖啡、擦鞋。雨还在静静地下着,我冒雨冲到街上,却找不到能借我几条命的熟人。星期六下午,寄宿处除了老板娘没有人,但是老板娘在这里也没有用。我还欠她两个月房租,是5生活费的720倍。

    我在雨中无助地走着。老天有眼,让我看到一个人拿着一个《观察家报》从出租车上下来。我走向他,恳求他把报纸给我。就这样,我读到了我的第一篇用铅字印刷的短篇小说,插图由——报纸画家赫尔南梅里诺绘制。我躲在房间里,心跳,一口气看完。逐字逐句的阅读,我渐渐体会到了字体的巨大破坏力。

    我投入了那么多的爱和痛苦,恭恭敬敬地模仿着世界的神童卡夫卡。现在读起来都是晦涩零碎的独白,只有三四句不尽如人意。时隔近20年,我还敢再读一遍,我的判断——尽管同情,却更加不宽容。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


    • 用户名:
    • 密码:
  • 验证码:
  • 匿名发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