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诗歌

    人在做事 天在看


    时间:2021-05-20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人在做天在看

    王东,一个来自贵州的年轻人,在四川省崇州工作。回老家的前一天晚上,他在路上用电瓶车撞倒了一个老人。老人非但没有纠缠他,反而放了他,王栋却留了下来,叫了救护车送老人去医院。随着老人病情的恶化,王栋带着妻子和孩子从老家来到崇州,和老人的儿子一起承担起照顾老人的责任。

    面试的时候,我问得最多的就是这句话:“你当时为什么不走?走了可能就没那么多麻烦和负担了。”我知道,这叫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但这恰好是这件事的核心环节。我们在“帮不帮”的问题上纠结了太久。要考虑的因素太多了,钱,时间,责任,这些都是致命的。所以,当我们看到王栋和老人做出这个选择时,我们无法理解,我们不得不一遍又一遍地问。

    去采访了几个思想比较复杂的简单的人。他们的一言一行,即使时隔多年,似乎依然历历在目。

    王栋打了老人之后,其实还有好几次机会可以去而不被发现。

    2012年11月6日,王栋从工作数年的工厂辞职,上街给父母妻儿买礼物,准备第二天一早离开成都回到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大坡乡老家。晚上7点,他骑着电瓶车,带着礼物回到工厂宿舍。初冬很早就天黑了,他不得不骑在昏暗的路灯上。突然,他看到前面有人,来不及躲。电瓶车撞倒人,王栋磕破了额头。他急忙走过去,看到他是一个老人,大约60岁。

    “你有什么东西吗?”他问完之后,摸了摸老人的头,湿湿的——老人的头破了。“你去吧,我没事,就去街上缝几针。你去吧。”老人催促他在黑暗中走。王栋问老人一个人,孩子不在身边。天黑了,周围没人,被撞的老人也没亲他。关键是让他去。

    “那你当时走了怎么办?”我问他:“你想过离开吗?”王栋说:“不行,我不能去,除非他有孩子可以过来带他们去检查,确保他们没事。如果我把他留在那里,他真的有事,我也不知道怎么面对别人。”

    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好的机会。当时的一切都为他提供了去的条件。从个人利益来看,年轻人最好的选择应该是听老人的话就走。几个小时后,他就能回到贵州老家,见到很久没见的父母、妻子和小女儿,不再和这个地方有任何关系。况且在黑暗中,老人也说没事干,自己也说放他走没问题。不走就得陪老人检查。这需要钱和时间。然而,王栋并没有离开。他立即叫了救护车,陪老人去了医院。

    我问他:“你有没有注意到你身边有摄像头,或者你觉得有人可能在黑暗中看到?”他摇摇头,跟我说他不是因为镜头和别人的眼光才这么做的。我一直在问:“当你确定没人看到的时候,上帝知道你知道。”他看着我,然后我说:“对,天知道,但是我知道还有一种说法,人在做事,在看。最起码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不要给良心增加不必要的负担。”这句话让我对他评价很高。

    第一次去的机会,王栋放弃了。

    王冬随救护车来到医院,陪老人做CT检查。在这个过程中,他了解到这位姓李的老人,60岁,住在南充,也在崇州工作。CT台上,老人又劝王栋离开。虽然医院知道王栋是肇事者,但并不知道他的任何信息。如果他这个时候走了,也是经过了老人的允许,这是合理的。但是老人的再三劝说,让王栋心里又暖又难过。老人心地那么好,这个时候离开怎么可能是对的?

    半小时后,CT检查结果出来了。老年人颅内出血,应转到重症监护室,立即手术。王栋害怕的不是承担责任,而是老人不在了怎么办。

    医院通知老人家属赶紧,但是要几个小时才能到。这段时间是第三次机会。

    等老人家来的时候,王栋走了,他却回宿舍取钱去了。他把准备带回家的3000多块钱和向同事借的1000多块钱绑起来,赶回医院,在医院的走廊里呆了一晚。

    我问他:“那天晚上你算了吗?不走的话,一段时间老人的医药费就要自己出了。重症监护和颅内出血都要花很多钱。”我的言外之意是:你看,你不是要走了吗?既然麻烦来了,你能忍受吗?小伙子说:“我算了一下,要花很多钱。但即使有经济损失,也比被良心谴责或者一辈子生活在恐惧中要好。至少,我做了我认为应该做的事,而且做得相当对。”

    我一听他的话,就想到了姚佳欣。深秋的晚上,大三的姚佳欣,开车撞倒了一个骑电动车的女生。姚佳欣没有问她的伤势,而是想到了她的“麻烦”——。她会写下车牌号,告诉警察他会无休止的为她花医药费。姚佳欣想的是,如果她死了,麻

    烦就没了。于是,他回车上取刀,捅死了被撞的女子。     人和人,到底相差在哪里呢?王冬受过的正规教育跟药家鑫比差远了,但在药家鑫身上,看不到一点点良心的影子。良心跟学历没关系,它是家庭和环境的产物。     在王冬的世界里,钱的数额再大也算得清,良心上的账他欠不起。身体上的苦累有限度,但昧了良心做的事会没限度地折磨他。他懂得不多,但他懂得他想过心安的日子,他想做一个负责任的人。     我还想最后确认一下。于是,我问他:“站在不少人的角度看,对自己负责的选择应该是走。但是你觉得不走才是为自己负责,为什么?”     小伙子就说了一句话:“不走,是保护我的良心,是保护我自己。”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


  • 用户名:
  • 密码:
  • 验证码:
  • 匿名发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