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诗歌

    医生眼中的“穷人”


    时间:2021-05-17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医生眼里的“穷人”

    一名工人从一栋高层建筑的脚手架上摔下来,被带到急诊室时,他经历了严重的休克。手术后,病人被转到重症监护室观察,经过十几天的治疗,病人终于脱离危险,被转到普通病房。

    经过几周的休养和康复,病人可以出院了。在他们预定出院的前一天下午,病人的妻子要求病房财务先计算住院费用。知道了应付金额,家人把我拉到一边,说:“医生,你之前说的自费药品真的需要收这么多钱吗?”费用太高了,只有我一个人在家工作,根本负担不起。能不能请你举手,给我们打折,或者让医保报销这个金额?"

    “如果你有经济困难,我只能帮你联系社工求助。”其实我真的挡不住钱。后来社工和他们谈了很久,最后协商的结果是让他们分期交费,每个月还一次费。

    我以为这是最好的计划,没想到那天晚上他们不辞而别,只留下一个空病房和一些衣服要换。这对夫妇就像从空气中消失一样,甚至没有回来看诊所。我最后一次看到病人的名字,是在几个星期后,医院收到卫生局出具的文件,声称有病人投诉我们“多收了自己的费用”。

    时隔多年,我再也没有他们的消息。每当类似的事情发生时,我都会忍不住问:“生命无价是什么?”总有一些家属在手术前给医生红包,可能说明他们觉得这辈子值多少钱。不幸的是,人可能是买来的,但死亡不是那么容易买到的。生命是无价的,只要能挽救一条生命,无论花多少钱都是值得的。但是,这个社会的角落里还有一群人,把钱看得比健康还重要,因为经济负担让他们别无选择。

    在另一次门诊访问中,一位老先生由他穿着考究、佩戴珠宝的女儿陪同。老人前两天走路的时候不小心摔倒了,身上满是淤青。我撕下病人身上的纱布,检查伤口,教他们如何更换敷料。

    "你能给我们一些纱布和生理盐水吗?"病人的女儿指着换药车上的纱布说:“如果可以的话,我也要一些美颜贴。”

    “这可能很难。我可以给你开药,但是这些换药的医用材料必须自己准备。药店有卖,价格也不贵。”

    “价格不贵,也是钱。你们医院真小气。”她抱怨道。我不想再解释了,就算了吧。由于伤口的分泌物和血液残留,上次覆盖的纱布已经粘在伤口上了。当我撕下纱布时,老人痛苦地皱起了眉头。“医生,请温柔一点,我爸爸很疼。”病人女儿受不了,赶紧提醒我。

    “药膏打死后纱布会粘,你要有耐心。也可以选择人造皮肤,是油性敷料,撕下来也不会那么疼。”虽然人工皮肤不能通过医保报销,但大部分人都知道有一种不那么痛苦的换药方式,很少拒绝。

    “好!然后贴人造皮肤!”她说。我指示护理人员帮助老人准备人工皮肤,并向病人的女儿说明用法:“受伤后的头几天,伤口会有更多的分泌物,所以必须经常更换人工皮肤。有这么多像你父亲那样的伤口,每次更换敷料大约需要五六块。人工皮肤需要自费购买。如果用完了,可以直接去药店买。”

    “人造皮肤要付钱吗?”老人一句话也没说,女儿却大惊小怪,一副不可思议的样子。

    “人造皮肤多少钱?父亲要换几次?一共需要几片?”她问了一系列问题,都是围绕着钱。“几十块钱。像他这样的伤口可能总共需要一二十块,最多几百块。”我做了一点估计。从病人女儿手腕上戴的名表和手里的名牌包来看,我相信几百块钱对他们来说不是问题。

    “你不是说药膏一开始会好的吗?医保应该报销药膏的费用吗?我是不是只需要买点纱布?”她的问题有点出乎我的意料,不过擦药膏就好了,我无奈地点点头。他们换了药后离开了,但很快又回来了。“医生,请问我拿着就诊小票去楼下医院附属药房可以打折吗?”当她知道没有额外折扣的时候,她又抱怨了,我只好让她离开。

    虽然类似的案例总是让我困惑,但我会在不改变初衷的情况下对待患者,坚持“生命无价”的原则。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


    • 用户名:
    • 密码:
  • 验证码:
  • 匿名发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