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诗歌

    如果春天可以保留


    时间:2021-05-10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假如春天可以留住

    一个

    1988年的第一天,我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仲婷村。我爷爷觉得龙年正月初一出生是个好兆头,预示着我以后会像龙一样翱翔。

    我一出生,家附近的村子就开始电气化了,所有跟电有关的东西都是奢侈品。尽管家里条件艰苦,爷爷还是在给我送满月酒的时候,邀请皮影戏人在一排白炽灯下表演了一出大戏《杨家将》。这是我们家举办的一场非常热闹的宴会。直到现在,参加满月宴的亲戚们还历历在目,津津有味。

    我父母都是农民。我父亲出生在仲婷村,而我母亲出生在仲婷村以北的武星村。两村之间有一条叫乌江的河,作为两村的分界线。

    我和弟弟很小的时候,跟着父母干农活。当时,父母无法预见他们的儿子是否会有光明的未来。如果他们的两个儿子将来找不到工作,他们有点担心如何生活。村里的人常说,学会种地,就永远不愁饭碗。因此,父母非常热衷于教我们种植水稻。

    我5岁的时候,父亲在母亲的鼓励下成为了一名渔夫。

    每年冬天,他都会跟着村里的其他渔民去湖北或江西开始捕鱼,为期三个月。父亲出省是一次难得的工作机会,也是他经常向别人吹嘘的一次工作经历。钓鱼开阔了父亲的眼界,让他从《停钟》这个小山村走出去,第一次领略了广阔的乡村。

    每年临近年关的时候,他都会拎着一袋鱼腥味的衣服、被子和一些淡水鱼出现在村口。他还会给我们带一些小礼物,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多地了解外面的世界。

    我6岁的时候,父亲带回来一个高压锅,那是当时村里很少见的物件。父亲回来的那天,很多人来我家看父亲组装高压锅:锅体、锅盖、密封胶圈……组装完毕,村民让父亲在高压锅里煮一壶水。父亲高兴地同意了。父亲往高压锅里倒水,然后把高压锅放在柴灶上。烟花烤着不锈钢锅底,锅底很快发黑,让我心疼。水开了,出风口吹得很大,好像要爆炸了。邻居们害怕直接回去。这个高压锅我们用了10年,直到它的塑料手柄几乎融化才扔掉。这可能是我童年接触到的第一个“高科技”对象。

    4岁那年,我进了村里的小学,成为村里最早的学生。小学毕业后去了另一个村子读初中,离家很远,走两三个小时就到了。为了缩短我的学校时间,我必须学会骑自行车。那时候家里没钱给我买适合我骑的自行车。我只能骑爸爸结婚时买的28式自行车。我个子小,站着也只比自行车高一个头,所以只能把脚伸进自行车的三角形区域,骑在一边,这是一条崎岖的山路,难度可想而知。初三快结束的时候,我考上了全县最好的高中。学校离家近40英里,我只好留在学校。

    当时我第一次走出山村,第一次感受到城乡差距。县城的一切在我眼里都是新奇的,水泥路,红绿灯,汽车,自来水,霓虹灯.如果在县城看到什么新奇的东西,我会去电话亭打电话回村里和妈妈分享。每次我在电话那头,妈妈都鼓励我好好学习。直到以后住在——这个城市,我才真正体会到“镇民”这个词。在村民眼里,代表着一种向往。

    对于我们农村学生来说,在城市上高中最大的问题不是学习,而是生活上的不适应,因为我们对城市生活没有概念。比如冲水马桶怎么用,一开始很多农村学生都不清楚。农民孩子也很难融入城市孩子的圈子,因为每个人的成长环境太不一样了。

    2005年,我参加高考。那一年湖南考生几十万,我考上了中国科技大学。那年秋天,我第一次住在一个省会城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位于安徽合肥,没有从湖南长沙直达的火车。我从江西鹰潭转车,坐绿皮火车到合肥要十几个小时。当火车驶过长江时,我很兴奋。十几年来,我只在书里经历过浩浩荡荡的长江。当我第一次目睹长江时,我被无尽的气势所震撼。

    我想,人只有走出最初的视觉空间,才能真正体会到世界的浩瀚,才能知道世界上还有很多我们从未见过或听过的东西。我很高兴我已经走出了我的小世界。

    在大学里,我学习生物。学生有优势。如果我父母在乡下生病了,我的生物学知识可以帮助他们。虽然农村的医疗条件比我出生的时候改善了很多,但是很多农民还是看不起病,用农村本地的方法治病还是经常发生。比如用蜘蛛吸蜈蚣咬伤后的伤口,用火疗治疗蜘蛛咬伤.这些方法在学生眼里是非常落后的。

    直到我进入大学后,我才逐渐了解了很多西方医学知识。我有机会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是如何分裂的,也了解了细胞和生物体内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以及免疫系统是如何抵抗病原体入侵的。

    同的疾病如何在人体内发展……大学4年里,我有了蜕变式的成长,变得比以前更自信了,对未来也有了更多憧憬。小时候,我的梦想只是走出乡村,进入城市。那时,我对城市没有一个具象的概念,也完全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于是,“进城”对于我而言,只是一个空泛的梦想。这个梦想猛然实现了,我却感到那样的彷徨。也恰好是这份彷徨,在大学里给了我探索的动力,让我不断寻找自己想做的事情。     2009年,我大学毕业,并拿到了学校本科生的最高荣誉——郭沫若奖学金。同时,我也收到了哈佛大学生物系的录取通知书。就这样,我成了村里学历最高,也是第一个出国留学的小孩。乡下人对国外的印象并不明晰,对哈佛是所什么学校也不一定清楚。不过,大家听到何家有小孩要出国留学后,都感到特别新奇。出国前的那一夜,父亲又邀请村里的皮影戏艺人演了一出《杨家将》,那是我印象中我们何家又一个热闹的夜晚。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


  • 用户名:
  • 密码:
  • 验证码:
  • 匿名发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