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看不懂的书
时间:2021-04-19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某出版社想在赫尔曼黑塞复制《彷徨少年时》,我保证帮他们写介绍。新译本手稿已经到了,在和你一起练习的时候,我会重读《彷徨少年时》。记得初中的时候连续看黑塞的作品。第一个是《彷徨少年时》,第二个是《漂泊的灵魂》,第三个是《乡愁》,第四个是《流浪者之歌》。
而且我也不随便看。每天早上5: 30用闹钟叫醒自己,然后坐在办公桌前,摊开书本,一个字一个字,一行一行地读,直到该出门上学的时候。我记不清我是吃了早饭还是在读书前吃了什么,但我能清晰地记得一盏20瓦荧光灯管的台灯书页上白光的亮度。
你怎么这么认真?说实话,因为当时看不懂黑塞的书,所以真的看不懂。早上看,晚上问自己看什么。一想起来脑子一片空白。但是,一方面我并不信服,我觉得只要我坚持下去,陌生的词语的含义总有一天会突然在我眼前变得清晰;另一方面是好奇。看不懂的字之间有一种奇怪而神秘的魅力,吸引着我一直看下去。
与其读书,不如在那一天的第一缕晨光里,享受与一个遥远而无法解决的事物相连的感觉。一种不可替代的体验,无法理性把握,所以无法用语言来描述,但却在身体和心灵里挠痒痒、爬行。
很长一段时间,我记得读过黑塞,但我无法吸收他的书的内容。我知道,当我的阅读能力更强,理解力更成熟的时候,我会也需要重读黑塞。
几年后,高三的时候,我不小心从书架上拣出了《彷徨少年时》,随意翻了翻,变成了下面这句话:“每个人都要弄清楚,什么是允许的,什么是禁止的,是留给自己的。有些人懒得去想,去检查自己的行为,只要不违反别人规定的禁令,因为那样他就可以活得轻松。有些人脑子里有自己的规则,每个人都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我惊呆了,这是我自己的信念!我看了一遍又一遍就更惊讶了。我对书中的情节很陌生,也猜不出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但是,我熟悉书中的道理,关于光明与黑暗的世界,关于个人的选择!
当年我真的不懂《彷徨少年时》吗?还是每个字都还在脑子里,影响了我的思想感情?还是我也一样,性格中隐藏着这些倾向,即使读不下去也不会放弃黑塞的书?
直到今天,我仍然不知道答案。但我知道,我肯定,少年时代最大的宝藏之一就是一颗极其敏感的心,随时可以被吸收和诱发。即使是看起来很陌生很遥远的事情,也不要轻易拒绝。生活比我们想象的有更多的空间,可以容纳更多不同的东西。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