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食物
时间:2021-04-01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我见过讨厌爸爸,讨厌妈妈,讨厌社会,讨厌班主任,讨厌初恋,但是讨厌奶奶好像很少见。大概是慈母大人的慈善程度等于慈母大人的平方,而且和爷爷奶奶不一样,他们有一个很大的愿望,就是培养孙子给国家带来和平稳定,维护世界和平,所以我身边的朋友,甚至我,都比较亲奶奶。不仅是中国,全世界的电影里,都有一些反社会反人类的机枪男,在回忆往事的时候通常会淡然的说,我奶奶怎么样。
在美剧里,住在家里的人会谈到饮食,一些饼干、奶酪、甜酒的配方很常见,大部分都是奶奶家传下来的。我问我这辈子的朋友,他们最想念我奶奶什么?十有八九是眼睛直,满嘴都是水。可见,这在中国和西方都是如此:奶奶的经典形象总是和饮食有关。
奶奶做饭很容易。比如你在别人家做客,看到一个大众喜闻乐见的菜,大部分都是小姑娘自己做的入门汤的实验品;如果餐桌上摆满了风格帅气、风味大方的菜肴,大多是手艺好的父亲或母亲在展示技艺。奶奶做的菜,温而合理,颜色最暖,味道最轻,颜色最浓,通常是我老婆做的菜。
奶奶做菜就像在江湖上玩。已经过了与你斗剑,掷石于掌的境界。微笑减轻负担很重要。大多数老奶奶相信自然,鄙视各种现成的味精。反正老人有的是时间,可以炖一锅汤等味道出来。奶奶做菜很少给你大肉大油。肉少,但是多,而且吃不出味精,盐太淡。但是当你把胡椒粉和用过的八角放在手里,味道又会排好。老奶奶们如果做的菜比较厚的话,经常会做的很稠很潮的菜。比如爸爸妈妈做的红烧肉,总是又浓又有嚼劲,香气袭人。奶奶的红烧肉或者红烧蹄子一般是不下雪的,一碰就化,入口就化。味道就像听一个老艺人演话剧一样浓,一个字就像脚踏实地的两只脚:踏实,地道。
奶奶吃的很仔细,所以有点挑剔有风度,就像贾府太君看剧批判才子佳人一样。当你带奶奶出去吃饭的时候,他们开心的时候,会对一些菜有礼貌,挑三拣四。一天下来,有一个模糊的主题,就是觉得花的钱多了,吃的菜少了,菜的价格也不值多少。有朋友跟我抱怨说,有的女生吃饭吃菜的时候会注意食材的价格。后来可以拿给女朋友,不经意的告诉她们。当一个哥哥拱着爪子做玉壶的时候,我妹妹还是没有甩他。会做饭的奶奶们就很不一样了。他们吃的是餐馆的菜,一般化学家都有点执拗,讨厌不把菜谱一个一个的画出来。豪华菜的老奶奶一般兴趣不大,简单家常的偏菜一般都是老奶奶吃,过两天给你展示。当你夸“总比在饭店外面吃饭好”的时候,他们会像开露天机一样告诉你,外面卖多少钱,家里怎么省钱。最后感叹两句,比如“世界在变坏,人不老”。
我奶奶活着的时候,攒钱的时候不遗余力,舍不得扔。确实有点,但是有本事的总是国家用。每次在我家吃饭,看着我妈扔的那个角落就叹气。小时候总觉得外婆小气,后来才知道她老人家是一个树竹石皆可成剑的状态。比如80年代,我老家吃鱼头鸡爪的人很少,全家人都不同意奶奶做的鱼头汤或者红烧鸡爪。只有我爸经常去广东出差,回来夸奶奶的凤爪很正宗。舌头会长。当我离开家,学会一个人做饭的时候,我才知道我奶奶有多孤独。
祖母们通常不习惯现代厨房。每次外婆炖鸡,白发的宫女都用和以前一样的方式讲各种瓦罐。奶奶和两个朋友坚决抵制打蛋器,宁愿玩一双筷子。所以我奶奶没时间学女生用来勾引男朋友的各种西式甜品。然而,有了古老的仪器,她仍然可以轻松地烹饪许多美味的食物。我上中学的时候,每周都去外婆家。每次我奶奶接电话,都会给我摊面包。那种面包没有馅料,也没有材料,只有一点糖。因为焦脆香味的对比,柔软顺滑的铺开,对奇力的灵活,举重若轻真的很容易。我奶奶过年还有一个咸花生和一个红烧蹄子,这在世界上是完全错误的。我问她怎么做花生酥,蹄子烂,她说不出个所以然,也没加什么特殊材料。今年夏天,我走了,吃了另一个奶奶的粉丝鸡杂,让我大吃一惊。倒过来问她粉丝怎么清理才顺滑不腻嫩,怎么把鸡杂弄得腥腻酥脆。外婆也是一种“应该如此”的表达,说不出所以然。大概,所有的老奶奶都学过“道”,类似于不考虑整牛就知道怎么解决问题,唯独少了一个庄子为他们总结的智慧之言。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