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拼图
时间:2021-03-30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最近几个月基本处于闭门不出的状态。忙忙碌碌,身体又不好,我下定决心:哪儿也不去,见不到人。因为即使不情愿的去,也会看到你,整个人都会“形影不离,走神”,对别人很不礼貌。
我父母告诉我,我父亲的一个老朋友要来了。这位吴叔叔是他的老乡,也是他父亲大学时代的好朋友。70年代末去了香港,之后就很少见面了。这一次,他和妻子回到了大陆,先是上海,然后是福建老家。我心想,可惜,我看不见。
吴伯伯来了。他住在我父母家,而不是旅馆。第二天,妈妈打电话给我说:“他们想见你。你不能来吗?”我说:“不行,找个时间打个电话。”
第三天,我妈又打电话来说:“你吴叔叔还想见你。他说他去香港,你退学来送他,没赶上。他从窗口看到了你的失望,这么多年也没有忘记,所以很想见见你。”
我愣了一会儿,然后说:“我明天回家看他们。”
我不记得他说了什么。我甚至不记得为他送行。但我知道是真的,因为我当时确实在泉州读书,所以他没记错。真的发生了,被一个人记住了这么多年。结果所有关门的理由都化了。
我打车回父母家,客人参观完浦东还没回来。等了几个小时,我没有看到他们。吴伯伯的轮廓没有太大变化,只有头发和姿势透露出岁月的秘密。姑姑在我的童年记忆里已经不像美女了,但是她有着这个年龄的上海女人难得的单纯笑容。吴大爷看了我一会儿,说:“你没变。如果我在路上遇见你,我会认出你的。”我在想:他有没有想过,我们是在街上的人群中偶然相遇的?
提到那一年的场景,吴伯伯说:“当时你在泉州北门读书,放学后赶到华侨大厦门口给我送行。汽车已经开走了。你远远的跑过来,看到车开走了,失望到差点哭出来。我一直记得那种方式,我一直记得这么多年。”我记得这件事不仅因为我是个小孩子,还因为我是他最好的朋友的女儿。在一个离开家乡的人心里,我的脸与他最后一次瞥见家乡重叠在一起。
在那些日子里,我非常注意这种差异。因为我父亲当时不在泉州,所以不可能是我父亲指使我来送行的。我一定是自己走神了,上课的时候一定是走神了。下课后,我赶紧跑到华侨大厦——,骑车20分钟。当时我可能会觉得是告别,因为香港还是一个遥远的地方,很远,很陌生,很难到达。我能想象我没有看到最后一面时的失望和悲伤。
但是岁月抹去了这一段。至于吴叔叔,我记得我小的时候和爸爸去石狮家看他。有一个活跃的自由市场,这在当时是罕见的。第一次看到这么多水果蔬菜,这么有活力的海鲜。记得小贩们喊吴大爷,说他们的货又好又新鲜。吴伯伯很大方,一点也不讨价还价。他买了很多鸡、鸭、鱼、海鲜和我以前从未见过的大柑橘。他的家是一座用石头建成的大楼,今天是一座别墅。一楼有一只大狗。我害怕,所以上楼不敢自己下来。一顿丰盛的午餐后,爸爸和吴叔叔聊天时,我从一个房间走到另一个房间,手里拿着剥柑橘。后来对吴伯伯的记忆是94年去的香港。我问爸爸吴伯伯家的电话。我打了几次电话,没人接,白天晚上都没人接,所以看不到他。后来我才知道,他们去了他们在美国的女儿家。
我们一边吃螃蟹一边聊天,好像这么多年都没分开过。他说要看我的书,我在家找了三本,都给了。当你在扉页上写下一段题字的时候,你心里既没有骄傲,也没有自卑,因为你知道你面对的是作家最渴望的简单接受。
回家的路上,心里还是充满了重逢的温暖。然而,我真的不记得那难忘的一幕了。在这之前我一直觉得我的记忆力很好,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记起来了。现在看来,可能不是这样的。
生活是一个拼图,由许多小块组成。人总想争取更多更好的棋子,让自己在生活中拼出美好的图案。但是在我们成长和奋斗的过程中,也留下了一些碎片。有的散落在岁月的某个角落,无人可及,再也回不到我们生命的领地;其他的都在一个老朋友手里。没有他们手中的那一小块,我们的人生其实是不完整的。寻找那些小片段,然后把它们放回生活原来的位置,让生活少一些空虚和遗憾,这也许就是重逢的意义。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