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天性(二)
时间:2021-01-23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中国有个成语,叫“庆冠”。人的情感会在自己的思想中被放大,快乐可以被渲染,痛苦也可以被渲染,甚至更深刻。
伏尔泰曾说:“幸福只是一场梦,而痛苦是真实的。”相比之下,幸福是短暂的,稍纵即逝的,而回首的痛苦经历只会逐渐放大,真相越来越深刻,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在未来遇到不幸时,往往会想起过去的不幸,感叹人生苦短。
痛苦不一定意味着埋葬一切。其实我理解为是对“错误”的长期反思,似乎伴随着人类无尽的欲望,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欲望的膨胀。只有经过长时间的反思,真正的幸福才会到来。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理性的人寻求的不是幸福而是没有痛苦。”因为人类在我们的本性中始终无法摆脱自私和欲望,对幸福的过度追求使人陷入痛苦。就像叔本华说的,“避免不快乐最安全的方法就是不求快乐”。期待幸福的过程是美好的。因为人类潜意识中不满足的因素在起作用,所以人们对幸福有很高的追求和期望。在他们来之前,一切都是自己不满足的心理,但当幸福真的来了,他们会发现就这样。因为长期的过度渴望,快乐的浓度不自觉的降低,就像喝了几天蜂蜜的人换成蔗糖会有不满足感。歧视不是得了之后就改变外貌,而是得了之前太期待了。然而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所以根本没有幸福可言。
放纵成了人类的原罪。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