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去哪里呢?
时间:2021-01-23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为了了解青年群体的诚信状况,安徽省国民革命委员会于2006年开展了青年诚信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小学生优于初中生,初中生优于高中生。越老越不老实。
安徽沉重的青少年诚信调查报告,再次将大家的注意力吸引到了诚信这个话题上。在当今社会,企业家们尽最大努力让名片精致大方。如果那张薄纸只是表面的第一印象。那么你的诚信口碑就是你深入人心的道德名片!只有诚实才能让别人记住你选择了你,把你的“道德名片”刻在他们心里。古人云:“人不信,不知所能。”可见,一个人如果没有诚信,很难在社会上长久立足!
记得初中的时候老师经常问的一个寓言:如果你坐在一条船上,船上有三种财富,即名誉、诚信和金钱。既然船载不了那么多,那就必须扔掉一种财富。你会选择保留什么?当时我记得班上很多同学都选择了失去诚信。可见,在现在的家庭教育中,父母很少教育孩子诚信的重要性。相反,谈论最多的是——。“以后你长大了,一定要出人头地,多赚钱。”其实这个寓言故事的结局是这样的:选择抛弃自己诚实的人,船变得太轻,最后翻船。而那些随意抛弃名利的人,已经成功到达彼岸,创造了更大的财富和名望。
现在大部分父母都在盲目的找儿子成龙,找女儿变成凤凰。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能有更好的物质生活,以理想为现实,以目标为出发点。这样不仅对孩子人格的建立产生负面影响,很多青少年甚至误入歧途。比如,大多数学生并不以考试作弊为耻,而是以此为荣。面对高昂的大学学费,国家专门为贫困学生设立助学贷款,但毕业后,部分大学生“人间蒸发”。大学生的这些不诚信行为不止这些,比如考试作弊、拖欠助学贷款、抄袭论文、抄别人作业、伪造证书、编假简历等等。虽然“年轻时偷针,年老时偷金”这句谚语是片面的,但诚信教育要从小做起。不是要求每个少年都要为中国的崛起而读书,但至少要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
有大学生说学校和老师有时候不讲诚信!我觉得这可能是问题的根源。就像韩愈的《师说》说的:“老师就是老师,所以传道授业也是困惑的。人不是天生就知道的,谁能糊涂呢?如果你迷茫了,不跟着老师走,你会迷茫,最终会迷茫。”也就是说,培养青少年的诚信,需要全社会以及家庭、学校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从而构建全社会的信用体系。青少年的诚信,其实就是整个社会的诚信。抛开社会原因,单方面指责青年学生毫无意义!
诚实是最宝贵的财富。商家真诚对待客户,就能赢得客户。诚实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看清自己的缺点,才能走得更远,爬得更高。但是镜子破了,说明性格有缺陷。
不自欺欺人;以诚待人是应该树立的人生态度。站在道德品质的净土上,可以浇灌事业中最芬芳的花朵,也可以夯实筑起坚不可摧的铁墙。真诚地做有信仰的事。——诚信。
文本/李余良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