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诗歌

    清和浊


    时间:2021-01-21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国家互联网交换中心

    水可以清可以浊,浊可以清可以清。相比之下,由清转浊更容易,由浊转清更难。在一盆清水里,滴点墨水,水突然变黑。但是要把黑水弄清楚,需要时间和一个平静的环境。如果能加点清洁剂什么的,当然沉淀的更快。沉淀后的清水应小心保护。稍加搅拌或摇动,沉淀物就会冲走,澄清浑浊。

    俗话说“千日难得一学好,一日不如一日。”也就是说,清浊容易,清浊难。

    最近看报道说:“黑龙江省武昌市武昌大米年产量最多105万吨,但业内人士估计,目前全国市场上至少有1000万吨‘武昌大米’。”也就是说,市面上卖的‘五常米’90%都是假的。“浊”是“清”的十倍!

    想一想,这个“浊”是如何入侵“清”,把“清”挤到一边,占据主体地位的?过程清晰,程序简单。看到五常大米质优价高,有人动了邪念,把普通大米包装成五常大米;冒名顶替者毫无阻碍的赚了不少钱,吸引了更多的人去做山寨五常饭生意。然后就是用假作真的现实,以至于用假超越真,压制真。

    再想想,如果这种势头持续下去,会有什么后果?武昌米这个珍贵的牌子就要消失了。——种植者,谁有热情精心种植?卖家,谁会出高价买不放心的大米?这盆“水”必须在浑浊中干涸。

    当然,如果我们当机立断,整顿环境,暴力加“申京剂”,动员各方力量监督举报,彻查,依法严惩,持之以恒,完全可以化浊为清。消费者是大多数,毫无疑问他们都想吃真正的五常饭,没有人想被欺骗。每个人都讨厌绑架者。

    在任何社会,“清”“浊”都是主流。所以,总有可能促清兴浊,化浊为清。恐怕“阳”不强,“激”弱,以致“浊”无意侵“清”,而“清”也有意入“浊”。

    前不久听一个老师研究员说,他的一个同学拿了两篇论文,让他帮忙拿个奖,最好是一等奖。学生们声称论文是从网上挑选和拼写的。同学还说,如果我不主动拿个高级职称,我怕连老师都当不了。有些家长看到他不是学长就会把学生转到别的班。

    教研员说的同学和我共事多年,为人正直,对工作负责,热爱教学,几十年如一日,不为他人所动。但这么好的人,因为没有虚名,被人误解了,只好放弃“清”和“浊”,抄文章,求职称奖。

    失去一切就不想做老实人。听了老师和科研人员的话,我很难过。认为是时候让我们的社会提高警惕了!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


    • 用户名:
    • 密码:
  • 验证码:
  • 匿名发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