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诗歌

    人生感悟:学会承受不幸


    时间:2020-12-29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古希腊哲学家皮亚斯说:“不能承受不幸的人,才是真正的不幸。”皮翁也说过同样的话:“不能承受不幸,本身就是一大不幸。”

    为什么这么说?

    首先,不幸对一个人的杀伤力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不幸的程度,二是对不幸的承受能力,后者更关键。一个能承受不幸的人,其实是降低了不幸对自己的杀伤力,特别是为了防止它伤害到自己的生活核心。相反,一个承受不了的人,同样的不幸可能会让他变得衰弱、失落,甚至毁灭。所以,它好像遭遇了同样的不幸,结果完全不同。

    其次,一个承受不了的人,即使暂时没有遭遇不幸,似乎也因为与生俱来的脆弱埋下了不幸的种子。现实生活中,各种大小的不幸都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他被不幸击倒只是时间问题。

    做一个能承受不幸的人,是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遭受不幸不仅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意识,这种意识来源于作为人的尊严,来源于与外界遭遇保持距离的智慧,来源于超越世俗遭遇的信念。

    生活中的一些遭遇是没有安慰和补偿的,只能完全接受。我找到接受的唯一理由是,人生总体来说是悲剧,不需要考察悲剧的细节。塞内卡以类似的方式说:“为什么要为你生命的一部分哭泣?难道你没有看到,所有的生命都是含泪的吗?”

    生活离不开细节。哲学不能缓解流血的伤口。我们别无选择,只能忍受痛苦。但是,我相信哲学和宗教所揭示的宏观超脱还是有作用的,那就是帮助我们把自己从这种痛苦中分离出来,防止它彻底毁灭我们。

    人生难免遇到危机。主动处理就好。如果没有,那就忍着,等着它过去。

    如果你处于任何绝望的境地,只要你还活着,你就必须把绝望的处境当成一种生活,接受它所有的痛苦,不拒绝它可能还拥有的任何微小的快乐。

    当你处于绝境的时候,最忌讳的就是把绝境和正常生活对比,认为那不是生活,所以一天都受不了。如果要做比较的话,就简单的把尺度放大,把自己的苦难放在宇宙的地平线上。面对宇宙,一个生命及其痛苦都是微不足道的,可以忽略不计的。

    我们越是面临巨大的苦难,就越需要大规模地衡量生命的得与失。在岁月的流转中,生命的一切运势都在流逝。在历史的长河中,灾难和重建仍然是共同的经历。

    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我们倾向于抱怨、夸大甚至吹嘘我们的痛苦。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对生活的无知,把一点小麻烦当成大痛苦而没有经历太多痛苦;其次,虚荣在文艺青年中尤为突出,视痛苦为装饰和品味,表现出与众不同。只有经历了人生的沧桑,才明白人生的小烦恼不值得一谈,大苦不能言。我们接受痛苦是生命本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继续与它共存。如果一定要说什么,那就说别的吧,比如天气。辛弃疾的话里说“天气凉爽,秋天好。”——的结局是有意义的,不可言说的,苦涩的幽默。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


    • 用户名:
    • 密码:
  • 验证码:
  • 匿名发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