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诗歌

    争赢了对错,输了感情


    时间:2020-12-09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在我的婚姻和情感咨询中,经常遇到一种案例抱怨:两个人总是吵架,认为对方有心理问题,想让对方接受心理咨询,但是对方说是我的错,所以我应该接受心理咨询。结果,谁不不服气,谁先接受心理咨询后似乎就输了,然后双方感情在不断的争吵、愤怒、分手中走入不可逆转的死胡同。争论对错并不能挽救你的婚姻,反而会越来越糟。

    事实上,在婚姻情感咨询中,心理咨询不是一种判断对错的方式,而是在情感耗尽之前通过一些调整,让感情呈现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那么在争论谁对谁错的模式下,有哪些误区可以进一步看到和思考?

    我宁愿互相伤害,也不愿说出谁对谁错

    争论对错是一种让对方兴奋和沮丧的方式。我们知道伤害很大,为什么还要争论?很多人说我不说就难受,特别委屈。感觉自己是对的,他/她是错的,希望能改变对方。如果对方持这种观点,觉得对,那么对方就会觉得委屈。对方背后的期望不被理解,导致对方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关系虽然存在,但实际功能已经丧失,所以当对方的耐心在日常竞争中被消磨殆尽时,关系的生存就会非常危险。

    只有一个人是对的,另一个是错的

    这种思维方式大多受我们的成长系统影响。小时候家里人经常告诉自己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在漫长的学习生涯和步入社会的过程中,我们总是受到权威老师或领导者的思想影响,他们总是告诉自己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所以我们成长的氛围并没有给我们辩证看待问题的基础和养料。我们经常看到一些青春期的孩子,总觉得自己是对的,而整个世界都是错的。俗话说:一个偏执的父母会养育出偏执的孩子。当我们的父母只能从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角度看待问题时,我们的孩子很难不遗传我们的行为模式。

    要么你听我的,要么我不在乎你

    一个成熟的思维系统,既能看到自己,也能看到对方。如果不能,我们的认知模式需要更加成熟。有人会问,我不计较对错,我就不计较了,想什么也不说。其实这是另一个极端。还有人说作为一个家庭,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如果不分清是非,家庭的日常运作就会出现问题。其实每个人最需要的不是别人一定要做自己想做的事,而是自己能理解自己的期望。受委屈的部分得到照顾,他们会觉得对方理解自己。这样互相照顾,感情功能就完美了。在此基础上,即使面对冲突,我们也会更加宽容的消化和解。

    我只想通过对方的认可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情感是一个特殊的部分,不像学习和工作,总有一些现实的成就来证明自己,有高低之分。感情是两个聪明人的合作,谁也不应该也不愿意当傻子。如果我们特别想通过对方来证明自己,这背后有一些部分需要我们深入的审视。为什么只能靠这个无法证明的情感对象来实现?我们背后的心理缺失在哪里?而这部分,也不能靠牺牲感情来弥补。当我们不得不通过对方的认可来证明自己的时候,我们应该反思自己可能出了什么问题。

    在两个人和谐的婚姻模式下,谁对谁错是分不清的。就算明辨是非,也不会从对方身上得到多少好处,因为感情战场已经很乱了。阻止这种模式的秘诀是认识到,在是非纷争的模式中,没有人是真正的恶棍,夫妻双方都是不良模式的受害者。你可以在下一次争论开始时说:“我们在试图再次证明对方是错的。再这样下去,只会互相伤害。能不能再说一遍?”我们不必分辨谁对谁错,只有争论对错才是罪魁祸首,因为很多时候,我们情绪的敌人不是对方,而是永不停止的彼此的负面争执。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


    • 用户名:
    • 密码:
  • 验证码:
  • 匿名发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