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三种态度
时间:2020-11-26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人生的第一种态度,可以用“求索后求索”这个词来表达。这意味着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寻求,如饮食、宴席、名誉、声音、色彩、商品、利润等。一边被兴趣所诱惑,一边被问题所刺激,在苦乐中天翻地覆,令人困惑,和其他生物没什么区别。
第二种生活态度是“厌倦分离”。第一种人生态度是人的问题,第三种态度是人的问题,这是人本身的问题。人不同于其他动物,其他动物都遵循本能的道路,而人遵循理性的道路,其理性功能特别发达。
它最特别的一点,就是回头看自己,就是所有生物都不如别人。当人们转过身来,平静地观察自己的生活时,就觉得生活太苦了。一方面,他们纠结于饮食男女和所有的欲望,他们不禁有很多痛苦;另一方面,社会充满了无限的偏心、嫉妒、敌意、纷争和你将何去何从,让人觉得生活太无聊。
如果是这样的话,就产生了厌世的生活态度,这是大家共有的。世俗的傻夫妻都是这么想的,因为傻夫妻也可以回头看,回头看就想走腻了。但这种生活态度虽然是大家共有的,但程度上的差异只是不完全的,还不足以到家。
第三种人生态度,可以用“庄严”二字来表达。
孩子的生活自然是庄重自然的,所以叫幼稚。真则真,天道自然,即遵从生命的自然流行。
我说的“郑重”,是指有意识地倾听他生活的自然流行,寻求其自然合理的耳朵。“森然”就是充分照顾当下,比如孩子把生活放在当下的能力,永远不知道如何回望,只听生活的自然发挥,几乎比不上向前寻求,但有区别。这个很简单。
从更深的意义上说,回望人生,庄严地活着,才是庄严的真正发挥。走这条路最好的方式就是中国的儒家。这种生活态度也很简单,它的主要意义是教会人“自觉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生活”。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